1939年科学家发现DDT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但随着DDT的使用,发现害虫具有DDT抗性。对害虫抗性的形成人们提出两种假说:①是DDT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②是DDT对抗性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为此科研人员利用果蝇进行了以下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在果蝇群体繁殖过程中,每代都用DDT处理,且逐代增加DDT剂量,10代后检测果蝇的DDT抗性。
实验二:取20个培养瓶,标记为1~20组,每瓶中饲养一对雌雄果蝇,繁殖一代后随机选取一半检测DDT抗性,然后选取抗性最强组留下的一半果蝇再重复实验,共重复9次。重复实验中逐代增加DDT剂量检测DDT抗性。
(1)选择果蝇作为本实验材料,这是因为果蝇 子代数目多、繁殖快、易饲养等子代数目多、繁殖快、易饲养等。(至少答出两点)
(2)在果蝇种群中不同果蝇的DDT抗性存在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 不定向不定向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基因(遗传)基因(遗传)多样性;实验二重复实验中检测果蝇DDT抗性时,逐代增加DDT剂量的目的是 选择出抗药性更强的果蝇进行下一次实验选择出抗药性更强的果蝇进行下一次实验。
(3)上述两个实验在10代后检测果蝇的DDT抗性基本一致,这一结果支持的假说是:果蝇具有DDT抗性是 DDT对抗性害虫进行选择DDT对抗性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培养瓶中的果蝇存在 地理地理隔离。
②经过10代后获得的DDT抗性较强的果蝇是否发生了进化?是是。(填“是”或“否”)简要说明理由 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③获得的DDT抗性较强的果蝇是否为新物种?否否。简要说明理由 获得的DDT抗性较强的果蝇与原来的果蝇没有产生生殖隔离获得的DDT抗性较强的果蝇与原来的果蝇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子代数目多、繁殖快、易饲养等;不定向;基因(遗传);选择出抗药性更强的果蝇进行下一次实验;DDT对抗性害虫进行选择;种群;地理;是;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否;获得的DDT抗性较强的果蝇与原来的果蝇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8 8:0:9组卷:16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某种鱼生活在相邻但彼此隔离的2个池塘中。在捕食者多的池塘,鱼短时间快速的游动;在捕食者很少的池塘,鱼长时间连续的游动。进一步实验发现,雌鱼表现出对原种群雄鱼更强的交配偏好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7 11:30:2组卷:28引用:3难度:0.6 -
2.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5 3:30:1组卷:31引用:6难度:0.5 -
3.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8 19:0:1组卷:56引用:1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