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的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
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盖仑提出了“血液运动潮汐说“,他认为:人体心室的隔上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可由小孔进入左心室;血液由肝脏合成,与“生命灵气“混合后,在血管中沿一定方向流动,再流向相反方向。16世纪,科学家发现:心脏左右心室之间的隔膜很厚,没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要经过肺,到达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这些发现指出了盖仑学说的错误。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通过解剖观察心脏,发现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他又通过定量计算发现:每小时由心脏压入主动脉的血液约245.4千克,相当于人体重的3~4倍!这样大的血量决不可能立刻生成 或同一时间内由静脉储存。由此,哈维断定血液在体内是循环的。哈维还用实验方法确定了血液流动的 方向。他找出还在跳动的A血管,用镜子把它夹住,发现离心脏较近一端(近心端)的血管膨胀起来,而离心脏较远一端(远心端)马上瘪下去;他又用镊子夹住B血管,结果正好相反:远心端血管膨胀起来,近心端血管瘪下去。哈维最终得出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出来,通过动脉流向身体各处,再从静脉流回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哈维曾断言: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肉眼见不到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没有找到这种“中介血管”。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随后,列文・虎克又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着动脉和静脉,从而使血液循环理论进一步完善。
(1)盖伦的“血液运动潮汐说”有多个观点与科学事实不相符,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观点:心室的隔上有小孔、右心室血液可由小孔进入左心室等(写出一项即可)心室的隔上有小孔、右心室血液可由小孔进入左心室等(写出一项即可)。
(2)16世纪的科学家发现:右心室的血液要经过肺再到达左心房,从血液循环途径上看这属于 肺肺循环,具体的路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哈维解剖观察心脏时,发现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房室瓣(瓣膜)房室瓣(瓣膜);在心室与 动脉动脉间也有类似的结构。
(4)根据资料,哈维没有发现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中介血管”是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5)通过阅读“血液循环”发现史的这段资料,你的收获或体会是:相信科学的进步不能迷信权威和技术对科学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等相信科学的进步不能迷信权威和技术对科学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等。
【考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答案】心室的隔上有小孔、右心室血液可由小孔进入左心室等(写出一项即可);肺;肺动脉;房室瓣(瓣膜);动脉;毛细血管;相信科学的进步不能迷信权威和技术对科学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 8:0:9组卷: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