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一般来说,由静止开始往下滚的小球是做加速度运动的,越来越快;往上滚时做减速运动,越来越慢,因为有阻力的作用,小球往下滚,然后往上滚时能够上升的最高高度比开始往下滚时的高度要低,在水平面往前滚动时会越来越慢。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
s
t
v
=
s
t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一次实验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
相同
相同
高度(选填“不同”,“相同”或“随机”)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
高于
高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
vCD(选填“>”,“<”或“=”),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
D
D
点的速度最小,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43
0.43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B 50.00 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1.75 0.67
DE 100.00 0.93 1.07

【答案】
v
=
s
t
;相同;高于;>;D;0.4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16 4:0:1组卷:8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
    (选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4)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为tAC=2.6s,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1小车运动情况用图像来表示,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
    (选填“①”“②”“③”“④”)。

    发布:2024/10/18 17:0:4组卷:29引用:1难度:0.6
  • 2.小明喜欢滑板,当他在斜坡上玩滑板时发现:滑板在同一坡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越大,它的平均速度就越大。他很好奇,若是滑板在斜坡上相同高度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部,斜坡坡度越大,滑板的平均速度究竟是变大还是变小?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找来了一块长木板、一块金属片、一把刻度尺、一个秒表、一个木块和一辆小车,组装器材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请简要补充实验步骤(可用文字或画图来描述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量的相关物理量,并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分析所探究的问题。

    发布:2024/10/25 8:0:2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3.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达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发布:2024/10/18 18:0:2组卷:15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