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
橙子ㅤㅤ我从小就喜欢吃橙子,然而,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大多数时间里吃不到橙子。幸运的是每个年前,父亲单位发年终奖,总会搬回来一箱橙子。‖
ㅤㅤ母亲会把橙子拿出来,整齐地排列在家里阴凉通风的角落,每天从里面挑两个出来,细细削了给我吃。
ㅤㅤ母亲削橙子是相当讲究的。她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简单粗暴地将橙子大卸八块后上嘴啃,而是拿一把快刀,像削苹果、削梨那样,先把橙子最外面的厚皮仔细地削掉。她削得相当小心:一来怕下手太狠,把橙子削破,汁水洒出来,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如此削橙子的意义;二来她希望可以尽量连贯地把这层外皮削成一整条。这样削完后,将外皮细细盘起来,再放在阳台上晒干。之后,外公就可以把它们拿去当燃料,让家里烧煤的时候多一缕橙香,还可以将橙皮放进冰箱角落,让它成为天然高效的除臭剂。
ㅤㅤ然而削完这一层皮,还没有结束。母亲还要再用刀尖,一点一点,边剥边撕掉紧紧裹着橙子果肉的那层细皮。这件事很磨人,我坐在一边看她削橙子的时候,往往会不耐烦,除了一个劲儿地催她快点儿,我还问她:“妈,这样削橙子多累啊,你就不会烦?”
ㅤㅤ母亲完全不以为意,一边继续着手里烦琐的工序,一边笑着回答我:“我削了是给你吃的,怎么会烦呢?”
ㅤㅤ我只好忍着口水在一边慢慢等。母亲削出来的橙子,往往和剥完皮的川橘一样,晶莹剔透,连一点儿细皮都找不到,而我通常是囫囵吞枣,三两下就解决掉了她的劳动成果。
ㅤㅤ母亲看着我,只是笑,当然,还要叮嘱我慢点儿吃。‖
ㅤㅤ所以,作为一个笨手笨脚、没有什么自理能力的人,我却比谁都会削橙子。买一箱橙子回来,整齐地排列在阳台上,在有空的日子里,花半小时坐在茶几前,细细地削上一个。先将外皮连贯地削掉,再捡起来放好,然后用刀尖一点一点剥细皮。
ㅤㅤ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味道,亦是她教给我的生活。‖
(1)快速默读本文(约700个字),你用了
2
2
分钟。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

②形容动作不灵活或手脚不灵巧。                        
笨手笨脚
笨手笨脚

(3)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
对比
对比
 (比喻  对比)的手法,这句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母亲削橙子的方法很讲究,与一般人不一样
母亲削橙子的方法很讲究,与一般人不一样

(4)请根据“‖”在文中的提示,仿照给出的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提纲补充完整。
开头:交代家庭环境,点出描写对象。
中间:
叙述母亲削橙子、“我“吃橙子的过程
叙述母亲削橙子、“我“吃橙子的过程

结尾:
总结母亲对“我“的影响
总结母亲对“我“的影响

(5)从文中两处加点部分对母亲“笑”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问题读文章,并作出回答。
从第一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文中母亲为孩子削橙子的耐心和慈爱。从第二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文中母亲看孩子吃橙子时的满足和欣慰。
从第一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文中母亲为孩子削橙子的耐心和慈爱。从第二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文中母亲看孩子吃橙子时的满足和欣慰。

(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味道,亦是她教给我的生活”这句话的理解。
“我“从妈妈身上不仅仅学到了做事的方式方法,更学到了对生活的态度。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对生活抱以美好的向往和热爱。
“我“从妈妈身上不仅仅学到了做事的方式方法,更学到了对生活的态度。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对生活抱以美好的向往和热爱。

【答案】2;囫囵吞枣;笨手笨脚;对比;母亲削橙子的方法很讲究,与一般人不一样;叙述母亲削橙子、“我“吃橙子的过程;总结母亲对“我“的影响;从第一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文中母亲为孩子削橙子的耐心和慈爱。从第二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文中母亲看孩子吃橙子时的满足和欣慰。;“我“从妈妈身上不仅仅学到了做事的方式方法,更学到了对生活的态度。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对生活抱以美好的向往和热爱。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9 15:0:8组卷:7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芭 蕉      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有删改)(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春天的意味正浓。
     

    ②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3)这篇短文主要从
     
     
     
     
    几个方面来介绍芭蕉。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
     
    的词句,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发布:2025/3/13 9:3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 2.草原情      还清楚地记得我初见草原时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竟有一种涤荡心灵的感触,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广袤无垠。
          盛夏的草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一片。一座座蒙古包,宛如海洋中的点点白帆。草儿青青,一碧千里,悠闲自在的牛羊在草地上流动;天蓝欲滴,白云飘荡,一缕缕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的神圣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但充满诱惑力的,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宽厚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篝火聚会,真正地让我体验到了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欢腾的草原上飘着悠扬豪迈的歌声,马头琴的旋律在草原上回荡。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人民跳着优美的安代舞,强健的摔跤手表演着蒙古式摔跤。更有精湛的马术和射箭让你叹为观止。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身着他们的服装加入其中,去亲身体验蒙古族的风情,在意趣盎然间,尽情领略着醉人的草原风光,释放着美的激情。
          欢腾过后,等待我们的是满桌热气腾腾的手抓肉,银色的酒具盛着浓烈的美酒,悠扬的祝酒歌再次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朋友请你尝一尝:这酒醇正,这活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美酒和歌声点燃激情,热情豪爽的草原人展露着他们宽厚的胸襟!
          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你有着宁净致远的美丽,我爱你!勇敢豪放的草原人,你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祝福你!
    (1)选择别具一格中“格”的正确解释。
     

    ①规格,标准 ②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 ③击,打
    (2)短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初见草原时
     
    ,体验蒙古风情时
     
    ,祝酒听歌时
     
    A.激情点燃 B.惊喜感动 C.意趣盎然
    (3)请你用短文中的语句来解释“广袤无垠”的意思,用“            ”画出来
    (4)作者对草原的“情”体现在两个方面:作者爱草原,因为
     
    ;作者祝福草原人,因为
     

    (5)课文《草原》的结尾处老舍引用了一句诗,你还能想到有关草原的诗句有:
     

    发布:2025/3/13 10:0:1组卷:5引用:1难度:0.4
  •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①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②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没有?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能怪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③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应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唯一的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④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万里长城,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了中国民族无比伟大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的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被赶走而离去。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将代替悲叹,
     
    将代替哭泣,
     
    将代替贫穷,
     
    将代替疾病,
     
    将代替愚昧,
     
    将代替仇杀,生之
     
    将代替死之悲哀,
     
    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⑤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自信,朋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刻不容缓:
     

    ②日新月异: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明媚      快乐      友爱      智慧      健康      富裕      笑容      欢歌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②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③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
     

    (4)文中的“朋友”指的是
     
    ,作者用这样的称呼,抒发了
     
    ,希望民众为了
     
    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
    (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文章第②自然段中接连用了四个“难道”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
     

    A.启发读者深思,唤醒全国的民众。
    B.批评全国的民众。
    C.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文章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A.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B.对帝国主义的痛恨。
    C.希望人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愿望。

    发布:2025/3/13 10:30:1组卷:16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