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C
A.寻向所志 | 《齐谐》者,志怪者也 |
B.见渔人,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 |
C.具答之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D.不足为外人道也 | 全石以为底 |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D
AD
A.本文作者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
B.进入桃花源后,作者先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再写田园风光,笔多曲折,富有波澜。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文中“皆叹惋”“说如此”等语言,集中体现了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
(4)结合链接材料和原文,说说作者设置“刘子骥寻桃花源”的情节有何用意?
【链接材料】
南阳刘驎之①,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谟②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③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④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⑤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释】①刘驎(lín)之:字子骥,晋太元年间南阳安众人。生卒年不详,游山玩水,避世隐居。②訏(xū)谟:远大宏伟的目标。③贶(kuàng):赠礼,赠送。④上明:地名。⑤(xiāo)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答案】C;A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3 8:0:10组卷:1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2 23:0:3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2.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箪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尽其才 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蹴尔而与之 聚室而谋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乡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鱼为业
A.文章开头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B.文中第②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文章通过“不辨礼仪”接受“万钟”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论证非常有力。
D.本文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的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54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