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
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①再适,改嫁。②
(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两种心情心理活动,两种心情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离开,离家离开,离家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揭示主题揭示主题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议论议论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记叙记叙表达方式。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答案】心理活动,两种心情;离开,离家;揭示主题;议论;记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605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