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端午日ㅤㅤ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ㅤㅤ②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ㅤㅤ③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线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ㅤㅤ④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ㅤㅤ⑤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泗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ㅤㅤ⑥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本文选自沈从文的《边城》)(1)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屈原屈原。
(2)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茶峒人是如何欢度端午节的,文中提到了这些习俗:穿了新衣穿了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吃鱼吃肉→河上赛龙舟→赶鸭子
(3)本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展现了茶峒人欢庆端午的淳朴民风。文中描写“河上赛龙舟”的内容属于 AA,描写“赶鸭子”的内容属于 BB。(填序号)
A.详写
B.略写
(4)关于短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A.“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说明人们对赛船非常重视。
B.短文第三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C.“众人逐鸭”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城中戍军长官与民同乐的精神。
(5)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现了湘西独特的民族风情,表现了 BB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
(6)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列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莫不穿了新衣”的意思是不穿新衣服。 ××
②划龙船时,鼓声的作用是为了鼓舞士气、帮助桨手保持划船节奏。 √√
(7)“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众人在水中追赶鸭子的场面是怎样的?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鸭子飞速地向前游动,众人在后面你追我赶,都只为了抓到一只鸭子……笑声、水声、助威声连成一片,别提有多欢快了。鸭子飞速地向前游动,众人在后面你追我赶,都只为了抓到一只鸭子……笑声、水声、助威声连成一片,别提有多欢快了。
(8)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很多古诗也都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请你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将相应诗句或词语的序号写在括号中。
①我们看到中秋之月,就会想到 DD:读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会想到 AA;听到爆竹声声,就会想到 CC。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很多习俗,比如:中秋节吃月饼,寓意 CC;过年时放爆竹,寓意 DD;乞巧节女子望月穿针,寓意 BB。
A.风调雨顺
B.心灵手巧
C.团团圆圆
D.除旧迎新
【答案】屈原;穿了新衣;吃鱼吃肉;A;B;B;B;×;√;鸭子飞速地向前游动,众人在后面你追我赶,都只为了抓到一只鸭子……笑声、水声、助威声连成一片,别提有多欢快了。;D;A;C;C;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31 2:0:8组卷:1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ㅤㅤ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ㅤㅤ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雇听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ㅤㅤ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跟船长会见以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
ㅤㅤ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来。
(1)“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我”为什么会感到惋惜?
(2)最后一段说:“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其中,“怕见他”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
(3)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发布:2025/3/12 17:30:2组卷:18引用:2难度:0.4 -
2.课外阅读。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3)武松和李逵都打过老虎,他们打虎有哪些不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李逵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
B.杀虎原因不同:武松自卫;李逵报吃母之仇。
C.杀虎难度不同:武松在明处,且醉酒,无防备;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老虎。
D.杀虎后心情不同:武松心情释然;李逵尚存余悸。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的什么性格?发布:2025/3/13 5:30:3组卷:150引用:6难度:0.5 -
3.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ㅤㅤ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ㅤㅤ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这两段话写的是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这里是写发布:2025/3/12 19:0:1组卷:33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