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1。
表1
实验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2 | 0.1 | 1.0 | 0.3 | 0.2 | 0.30 | 66.7 |
2 | 3 | 0.1 | 1.4 | 0.3 | 0.3 | 0.42 | 71.4 |
3 | 5 | 0.1 | 2.2 | 0.3 | 0.5 | 0.66 | 75.8 |
错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2。
表2
实验次数 | 动滑轮个数 | 钩码重G/N | 绳端拉力F/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4 | 1 | 6 | 3.6 | 0.2 | 0.4 | 1.2 | 1.44 | 83.3 |
5 | 2 | 6 | 2.4 | 0.2 | 0.8 | 1.2 | 1.92 | 62.5 |
6 | 3 | 6 | 2.2 | 0.2 | 1.2 | 1.2 | 2.64 | 45.5 |
低
低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 大于
大于
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3)根据表2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是
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
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
,你的改进方法是 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考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答案】错误;低;大于;机械效率;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8 8:0:8组卷:535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物理量
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发布:2024/11/7 9:0:4组卷:1173引用:117难度:0.1 -
2.同学们在做关于滑轮的实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请帮他们分析解答。
(1)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个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 物重
G/N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 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定滑轮结果原因分析:;
动滑轮结果原因分析:;
②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定滑轮使用改进意见:;
动滑轮使用改进意见:;
(2)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
次数钩码的
重力G/N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
F/N绳端移动的
距离s/m机械效率
η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2.3 0.3 a
②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与本实验同理的是 。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发布:2024/11/16 8:0:2组卷:61引用:1难度:0.3 -
3.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数据是用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的;
(3)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4)若不计绳重与摩擦(以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若使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低于90%,所提升的重物至少为 N。发布:2024/10/8 2:0:2组卷:20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