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根据Fe(OH)2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的现象,探究产生灰绿色沉淀的原因。
Ⅰ.甲同学猜测灰绿色沉淀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验证实验如下。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1 |
![]() |
液面上方出现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灰绿色,长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
实验2 |
![]() |
①中出现蓝色沉淀,②中溶液未变红色 |
还原
还原
性。(2)实验2中试剂a为
铁氰化钾溶液或K3[Fe(CN)6]
铁氰化钾溶液或K3[Fe(CN)6]
溶液,试剂b为 硫氰化钾溶液或KSCN
硫氰化钾溶液或KSCN
溶液;实验现象说明甲同学的猜测 不正确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Ⅱ.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猜测灰绿色可能是Fe(OH)2吸附Fe2+引起的,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实验5。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3 |
![]() |
液面上方产生向色沉淀(带有较多,灰绿色)。沉淀下沉后,部分灰绿色 |
实验4 |
![]() |
液面上方产生白色沉淀(无灰绿色)。沉淀下沉后,仍为白色 |
实验5 | 取实验4中白色沉淀,洗净后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
NaOH浓度较大,滴入的FeSO4迅速完全生成Fe(OH)2,没有多余Fe2+可被吸附
NaOH浓度较大,滴入的FeSO4迅速完全生成Fe(OH)2,没有多余Fe2+可被吸附
。(4)若乙同学的猜测正确,则预测实验5的现象为
从白色变为红褐色
从白色变为红褐色
。【答案】还原;铁氰化钾溶液或K3[Fe(CN)6];硫氰化钾溶液或KSCN;不正确;NaOH浓度较大,滴入的FeSO4迅速完全生成Fe(OH)2,没有多余Fe2+可被吸附;从白色变为红褐色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铁的氧化物有很多,在中学化学中经常提到的有FeO、Fe2O3和Fe3O4,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在140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Fe2O3时,Fe2O3会部分失去氧,生成Fe3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3:30:1组卷:404引用:6难度:0.9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3 8:0:1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3.查阅资料:CaO、MgO在高温下与C难反应,但能与SiO2反应.硫铁矿烧渣是一种工业废渣(含Fe2O3及少量SiO2、Al2O3、CaO、MgO等杂质),该烧渣可用于制取氧化铁,具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时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是
(2)为测定过滤所得滤液中Fe2+的含量,实验室中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在空气中“酸浸”时间过长,溶液中Fe2+含量将下降,其原因是:
(4)根据下表数据:氢氧化物 Al(OH)3 Fe(OH)3 Fe(OH)2 开始沉淀的pH 3.10 2.01 7.11 万全沉淀的pH 4.77 3.68 9.61
(5)“中和合成”的目的是将溶液中Fe2+转变为碳酸亚铁沉淀,则A的操作是发布:2025/1/19 8:0:1组卷:2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