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先后成功研究发明了“三系法”“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惠及许多其他国家。他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
材料二: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不幸逝世,全国人民纷纷缅怀悼念。但网民李某竟然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对袁隆平院士侮辱性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当地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对李某进行刑事拘留。
(1)袁隆平成功研究、推广杂交水稻并获多项奖励的事迹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2)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材料二中李某的言论进行评析。
【考点】公民权利与基本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案】(1)荣誉权。
(2)李某的言论是错误的。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李某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2)李某的言论是错误的。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李某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30 8:0:9组卷: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被迫追剧、被迫听神曲……乘坐轨道交通时经常会遇到个别乘客旁若无人开手机外放的情况。对此,很多乘客表示“敢怒不敢言”。2020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X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X市的这一规定( )
①干涉了公民正当的权利
②表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边界的
③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
④启示我们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发布:2024/12/9 1:0:1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下列关于“权利”的认识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7 21:0:2组卷:12引用:5难度:0.7 -
3.请依次指出下列案例中主人公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
序号 案例 被侵害的权利 ① 班级宣传栏中的人物照片被人有意涂画、损毁 _____ ② 市民小王的钱包被网约车司机捡到,但司机以捡拾为由,拒绝归还 _____ ③ 学生王某因违纪被班长扣了德育分,便当众辱骂班长,诬蔑班长徇私舞弊 _____ ④ 小陈看到同学放在桌上的体检表,出于好奇,偷偷翻开看了 _____ 发布:2024/12/27 20:0:1组卷:12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