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全文。
(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2)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3)子路拱而立。
(4)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5)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6)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考点】文言翻译.
【答案】(1)子路跟随孔子,落到了后面。碰到一个老人,用拐仗挑着除草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
(2)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便柱着拐杖除草。
(3)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
(4)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他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5)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却走了。
(6)不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7)他想不玷污自身,却忽视了君臣间的大伦理。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道义。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
(2)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便柱着拐杖除草。
(3)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
(4)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他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5)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却走了。
(6)不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7)他想不玷污自身,却忽视了君臣间的大伦理。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道义。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