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应运而生,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黄河保护法制定过程中的几条信息:
黄河立法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②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
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母亲河,决策部署黄河立法工作。
④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1)请对上面的信息进行合理排序。并从民主与法治的角度谈谈,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知识?
(2)有同学认为,制定相关法规就能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③②①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主张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充分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观点错误。①保护黄河,需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②厉行法治还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保护黄河。③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黄河保护法治文化环境。④全体社会成员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依法保护黄河。⑤保护黄河还需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我们要坚持人与黄河和谐共生: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观点错误。①保护黄河,需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②厉行法治还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保护黄河。③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黄河保护法治文化环境。④全体社会成员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依法保护黄河。⑤保护黄河还需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我们要坚持人与黄河和谐共生: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4 14:0:2组卷:2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