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火炬“飞扬”的小火苗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主火炬,火炬采用的是碳纤维材质,燃烧的是氢能源,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零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赛事期间大量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以减少污染排放,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进一步结合。
(1)高压火炬体积非常小,燃料氢气采用“高压储氢”的方式储放在很小的气瓶内,则高压储氢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液化。
(2)(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密度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七至九倍,被誉为材料中的“黑黄金”。碳纤维每平方毫米可以承受3530牛的拉力,所以火炬“飞扬”碳纤维“外衣”能承受的压强为 3.53×1093.53×109帕。
(3)火炬“飞扬”披上碳纤维“外衣”不惧800度以上氢气燃烧的高温,氢气的热值为1.4×108焦/千克,假设火炬中5克氢气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为 7×105J7×105J。
(4)氢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为 化学能转化电能化学能转化电能。
(5)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制造的氢气被称为“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在生产绿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火炬研发团队用相当于420个大气压的高压将12克氢气压缩进氢气瓶,随后将氢气瓶放入“飞扬”火炬中。计算需要电解 108108克水才能制取12克氢气。
【答案】液化;3.53×109;7×105J;化学能转化电能;108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9 2:0:8组卷:2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小明从废弃的电热器上拆下一个加热部件(如图甲),该部件由阻值不变的两根电阻丝R1、R2构成,小明设计了图乙的电路对该部件进行检测,其中R0=22Ω,M、N为接线柱。
(1)电阻丝加热时,电能转化为 能。
(2)用导线把M和N连接,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1A,则电源电压为 V。
(3)把M接A,N接B,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5A,求R1的阻值。
(4)用导线把B和C连接,然后将M接A,N接B,闭合开关S1和S2,电流表示数为1.5A;检测结束后,小明利用该部件重新组装一个加热器,求新加热器接入220V电路中能达到的最大电功率。发布:2024/12/28 15:0:1组卷:164引用:4难度:0.5 -
2.封闭玻璃管内装有水,现将玻璃管的右下角置于冰块上(如图),则(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3.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提供能量,使水变成蒸汽,再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甲是核电站的原理示意图,乙是两种核反应示意图。
(1)核电站核反应堆利用的是 所示的核反应(填“A”或“B”):
(2)根据核电站原理图,要完成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流程图横线上应填:
(3)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 的性质,所以核电站一般建在海边。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2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