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注】[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漂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成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有删改)【注】本篇小说作于1917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因缺煤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A.“我”在去借煤之前做了各种设想和准备,认为一定会借到煤,说明“我”是一个心思缜密、信心满满、乐观阳光的社会底层小人物。
B.“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用被动句表现出“我”的骑行状态,与“我”不能主动掌握自己的人生、任人宰割的生活处境一致。
C.小说用“轻”来化解“重”,“飞翔”本是一种很轻灵的举动,但在这里却成了让人心酸的事件,因为它的目的是去“借煤”。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D
A.开篇对“我”生活环境的描写,交代了人物出场的背景,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凉,奠定了文章沉重的基调。
B.小说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我”在借煤时所遭遇的残酷打击。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既展现了主人公“我”在借煤时的复杂心理,也便于读者走进骑桶者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D.《骑桶者》和《变形记》都具有荒诞性和隐喻意味,曲折再现了客观生活,体现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3)文中的“我”骑着空桶飘浮在空中去借煤,《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卡夫卡的虚构之中蕴含着隐喻,请结合文本分析“空桶”与“甲虫”的隐喻含义的异同。
(4)文章结尾“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一句话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内涵。
【答案】A;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5 8:0:9组卷:4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荒凉的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①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流淌的河水清澈见底,河里的石头洁白光滑,活像史前巨蛋。这块天地隐没在宽广的沼泽中,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
②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于笛鼓的喧嚣声中介绍科学家的新近发明。最初他们带来的是磁铁。一个身形肥大的吉卜赛人,自称梅尔加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若鸟爪,向观众出色地表演了他所谓的马其顿炼金术士创造的世界第八奇迹。他手里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纷纷跌落,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甚至那些丢失的东西也从兀然出现,一窝蜂似地跟在梅尔加德斯的魔铁后面。“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吉卜赛人用嘶哑的嗓音宣告,“只需唤起它们的灵性。”人群中的布恩蒂亚心中嘀咕: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
③梅尔加德斯是个诚实的人,他告诫说:“磁铁干这个却不行。”可是布恩蒂亚当时还不相信吉卜赛人的诚实,因此用自己的一匹骡子和两只山羊换下了两块磁铁。他的妻子乌尔苏拉本打算用这些家畜来振兴破败家业的。却没能阻止他。“很快我们的金子就会多得用来铺家里的地!”丈夫回答她。在好几个月里,布恩蒂亚都顽强地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带着两块磁铁,大声地不断念着梅尔加德斯教他的咒语,勘察了那片地区的每一寸土地,甚至河床。但掘出的唯一的成果,是一件15世纪锈迹斑斑的铠甲,用手一敲,铠甲里面就发出空洞的回声,仿佛一只塞满石子的大葫芦。
④三月间,吉卜赛人又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了一架望远镜和一只大小似鼓的放大镜,说是阿姆斯特丹犹太人的最新发明。在一个炎热的晌午,吉卜赛人用放大镜作了一次惊人的表演:他们在街道中间放了一堆干草,借太阳光的焦点让干草燃了起来。
⑤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布恩蒂亚还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发明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梅尔加德斯又想劝阻他,但他终于同意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尔苏拉伤心地哭泣。这些钱是从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一盒金币中拿出来的。布恩蒂亚无心抚慰妻子,他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想证明用放大镜对付敌军的效力,就让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伤处溃烂,很久都没痊愈。这种危险的发明把他的妻子吓坏了,但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有一次甚至准备点燃自己的房子。布恩蒂亚久久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计算新式武器的战略威力,甚至编写了一份使用这种武器的《指南》,他把这份《指南》连同许多试验说明和多幅图解,请一个信使送给政府,并答应只要政府一声令下,他就去军队演示他的发明,甚至亲自传授太阳战的复杂技术。
⑥他等待答复等了多年。最后等得厌烦了,他就为这新的失败埋怨梅尔加德斯,于是吉卜赛人做出了足以显明其诚实的举动:归还了金币,换回了放大镜,并且留下了几幅葡萄牙航海图和各种航海仪器,并让他知道如何使用现象仪、罗盘和六分仪。在漫长的雨季里,布恩蒂亚都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呆在院子里观察星星的运行。为了找到子午线的确定方法,差点儿中了暑。他完全掌握了仪器以后,就设想出了空间概念,今后,他不出自己的房间,就能在陌生的海洋上航行,考察荒无人烟的土地,并跟珍禽异兽打交道。可是不久,布恩蒂亚紧张的工作突然停辍,陷入神魂颠倒的状态,好几天总是喃喃自语。
⑦最终,在十二月里的午饭时分,他忽然一下子摆脱了所有的折磨。孩子们至死都记得,被长期熬夜和冥思苦想折磨得形销骨立的父亲,在桌首庄严入座,激动而颤抖地向他们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1)文章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开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布恩迪亚的性格特征。
(3)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描写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小说标题“荒凉的孤独”在文中的多层意蕴。发布:2025/1/15 8:0:2组卷:5引用:1难度:0.3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马孔多的居民介绍科学家的最新发明。一个身材高大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得像鸟的爪子,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狂热的想象力经常超过大自然的创造力,他认为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他用自己的一匹骡子和两只山羊换下了两块磁铁。这些家畜是他的妻子打算用来振兴破败的家业的,她试图阻止他,但是枉费工夫。在好几个月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两块磁铁,勘察了周围整个地区的一寸寸土地,甚至河床。他掘出的唯一的东西,是十五世纪的一件铠甲。
三月间,吉卜赛人又带来一架望远镜和一只放大镜。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将放大镜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他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尔苏拉伤心地流了泪。那盒金币由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无心抚慰妻子,他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将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伤处溃烂,很久都没痊愈。他甚至编写了一份使用这种武器的《指南》,连同许多试验说明和几幅图解,请一个信使送给政府。他等待答复等了几年。最后等得厌烦了,他就为这新的失败埋怨梅尔基亚德斯,于是吉卜赛人归还了金币,换回了放大镜,并且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几幅葡萄牙航海图和各种航海仪器。梅尔基亚德斯亲手记下了修道士赫尔曼作的简要说明,把记录留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让他知道如何使用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在雨季的漫长月份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呆在院子里观察星星的运行……最后,他洋洋得意地向孩子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吉卜赛人回来的时候,乌尔苏拉唆使全村的人反对他们,可是好奇战胜了恐惧,因为吉卜赛人说是要展出纳希安兹人最奇特的发明。大家都到吉卜赛人的帐篷去,花一分钱,就可看到返老还童的梅尔基亚德斯——身体康健,没有皱纹,满口漂亮的新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觉得这一切既简单又奇妙,第二天他不再按时进餐,从早到晚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他向乌尔苏拉唠叨,“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
他让那些跟他一起建立马孔多村的人带上铁锹、锄头和狩猎武器,并把自己的定向仪具和地图放进背囊,就去从事鲁莽的冒险了。……
探险回来以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绘了一幅地图。由于这张主观想出的地图,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马孔多是在一个半岛上面。他是恼怒地画出这张地图的,故意夸大跟外界往来的困难,仿佛想惩罚自己轻率地选择了这个建村的地点。“咱们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他向乌尔苏拉叫苦,“咱们会在这儿活活地烂掉,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他决定把马孔多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
村里的男人已经开始准备搬家,乌尔苏拉却像蚂蚁一样悄悄地活动,唆使村中的妇女反对男人的轻举妄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不清楚,不知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对立的力量,他的计划遭到一大堆借口和托词的阻挠,终于变成没有结果的幻想。有一天早晨他难过地对乌尔苏拉说:“既然谁也不想走,咱们就单独走吧。”
“不,咱们不走,”她说,“因为咱们在这儿生了个儿子。”
“可是,咱们还没有一个人死在这儿,”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反驳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属埋在这儿,他就不是这个地方的人。”
乌尔苏拉温和而坚决地说:“为了咱们留在这儿,如果要我死,我就死。”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试图用自己的幻想迷住她,答应带她去看一个美妙的世界:那儿,只要在地里喷上神奇的药水,植物就会按照人的愿望长出果实:那儿,可以贱价买到各种治病的药物。
“不要成天想入非非,最好关心关心孩子吧。”她回答,“他们像小狗儿似的被扔在一边,没有人管。”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望了望窗外,看见两个赤足的孩子正在烈日炎炎的菜园里。他觉得,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在。他全神贯注地望着两个孩子,终于望得两眼湿润,他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好啦,”他说,“叫他们来帮我搬出箱子里的东西吧。”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从日常叙事中展现大时代。梅尔基亚德斯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来的葡萄牙航海图、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等东西透露出人类发展的时代感。
B.对封闭的马孔多村来说,吉卜赛人带来了外面世界新奇的东西,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认识到马孔多的闭塞,这成为他探索新事物的契机。
C.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相比,乌尔苏拉封闭、保守、节俭、务实,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热衷于幻想并为之奋斗时,是她看守着他们的家,养育着孩子们。
D.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选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矛盾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又突出了人物形象。
(2)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分析。
(3)《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请联系本文,谈谈对“魔幻”的理解,并分析其与“现实”的关系。发布:2025/1/15 8:0:2组卷:17引用:3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每年到了三月光景,有一家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到村子附近来搭帐篷。他们吹笛击鼓,吵吵嚷嚷地向人们介绍最新的发明创造。最初他们带来了磁铁。一个胖乎乎的、留着拉碴胡子、长着一双雀爪般的手的吉卜赛人,自称叫梅尔基亚德斯,他把那玩意儿说成是马其顿的炼金术士们创造的第八奇迹,并当众作了一次惊人的表演。他拽着两块铁锭挨家串户地走着,大伙儿惊异地看到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甚至连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了出来,成群结队地跟在梅尔基亚德斯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吉卜赛人声音嘶哑地喊道。
翌年三月,吉卜赛人又来了。他们这次带来了一架望远镜和一具放大镜,有鼓面那么大。他们公开展出,说这是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的最新发明。他们让一位吉卜赛女子坐在村子一头,把望远镜架在帐篷门口。人们只要花五个里亚尔(旧时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通用的货币),然后把脑袋凑到望远镜后面,就可以看到那吉卜赛女郎,仿佛伸手可及。“科学把距离缩短了,”梅尔基亚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炎热的中午,吉卜赛人又用那块巨型放大镜做了一次惊人的表演:他在街心放了一堆干草,借助阳光的聚焦把草堆点燃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虽然对磁铁试验的失败尚难以自慰,但这时,却又想出一个点子:利用这项发明制造作战武器。梅尔基亚德斯又一次劝阻他,但最后还是收下了两块磁铁和三块殖民地时期的金币,把放大镜换给了他。乌尔苏拉伤心地哭了。那三块金币是她父亲劳累一生积攒下来的一盒金币的一部分,她一直把钱盒埋在床下,想等个良机作本钱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根本没想安慰她。他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甚至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一心扑到武器试验上去了。为了证实放大镜在敌军身上的威力,他竟亲自置身于太阳光的焦点之下,结果多处灼伤,经久方愈。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长达数月的雨季中闭门不出,躲在住宅后面的一间屋子里,免得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开家务,整夜整夜地观测星辰的移动。为了获得测定正午点的正确方法,他差一点中了暑。当他能熟练地操作仪器时,他对空间有了认识。这使他足不出户就能泛舟神秘之海,漫游荒漠之地,还能跟显贵要人交往。正是在那时,他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独自在家中晃悠,对谁也不理睬。与此同时,乌尔苏拉和孩子们却在菜园里胼手胝足地管理着香蕉、海芋、丝兰、山药、南瓜和茄子。不久,也没有任何预兆,他突然中断所迷恋的工作,变得神志颠倒起来。连续几天他像着了魔似的,低声咕叨着一连串惊人的猜测,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直到十二月的某个星期三午餐的时候,他才一下子卸脱了那折磨他的包袱。孩子们也许终生难忘父亲那天坐在饭桌上时那副威严神态。长期的熬夜和过度的思索搞垮了他的身体,他发着高烧,抖抖索索地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普赛人在小说中是作为外来科学与文明的使者出现的。
B.梅尔基亚德斯每一次带来的新鲜玩意儿都深深吸引着处于原始停滞状态的马孔多人。
C.乌尔苏拉只关心金币和菜园里的工作,她是外来文明与科学的反对者。
D.布恩迪亚代表着马孔多人对科学与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2)下列对小说的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是作家独创的从回忆过去的角度展望未来的新颖的倒叙手法。
B.小说写吉卜赛人的到来,外部文明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充满魔幻的色彩。
C.梅尔基亚德斯拽着两块铁锭走着时出现的场景展现出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
D.小说表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是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
(3)文中画线句“一心扑到武器试验上去了”中“扑”字如果换成“用”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两则材料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发布:2025/1/15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