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烤馕是新疆最常见的主食之一。最近,一则新闻让我们知道了,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承载爱心的载体,爱心人士将温暖传递给最需要关怀的社会上的角落。
ㅤㅤ这个用烤馕传递爱心的人,是一家烤馕店的店主,名叫艾尼瓦尔•吐木尔。白天,他像其他店主一样忙着做生意。到了晚上,其他店铺都打烊了,他开始忙着为附近数所中学的100多名贫困学生制作免费的“爱心营养馕”。
ㅤㅤ 送一次“爱心营养馕”算不得什么,艾尼瓦尔•吐木尔一送就送了10年送一次“爱心营养馕”算不得什么,艾尼瓦尔•吐木尔一送就送了10年。十年来,艾尼瓦尔•吐木尔从来没有抱怨过,他只是一直 量力而行量力而行,有时多送些馕,有时少送些馕,但从未中断过。
ㅤㅤ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 量力而行量力而行的善举也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像艾尼瓦尔•吐木尔送“爱心营养馕”之类的善举,不足以 感天动地感天动地,却是社会爱与善的根基,这些小善 聚沙成塔聚沙成塔,就能凝聚成改变社会的正能量。
ㅤㅤ【材料二】唐朝大将尉迟敬德辅佐唐王南征北战,创建帝业,也曾来西域打过仗。那时敬德带着人马在一望无边的戈壁滩上几天几夜也不见人烟,经常吃不上饭,一旦瞧见油烟徐徐飘升,便朝那里奔去。百姓远远望见战马奔腾,尘土飞扬,便纷纷出外躲避。
ㅤㅤ一天,一户村民和好一盆面,正准备蒸馍时,忽听屋外有人喊:“快跑!”于是家人急急忙忙往外跑,主妇在逃跑时还想着一家人饿着肚子,顺手端上面盆上了路。跑到一处地方,见后面没有人马赶来,便停下歇息。这时大家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可面还是生的,怎么办?男主人想了个办法,让大家一起动手,垒了个土坑子,把白刺、干红柳放进坑里点燃,正准备在火上烤馍吃时,不远处战马又奔来了。
ㅤㅤ原来他们燃火冒起的烟让唐兵看见了,误以为这里有村庄住户,这户人又扔下土坑火堆找隐蔽处藏了起来。唐兵到这里一看,只有一眼土坑一膛火,并无住户人家,就朝来路返回去了。这户人家看见唐兵走远了,又来到土坑前,这时火已燃尽,只有红红的炭火,不过摸摸内壁,还火烫火烫的,便把面弄成一个一个的圆饼子贴在烫热的内壁上,不大一会儿就熟了,焦黄焦黄的,又酥又脆,好吃得很。
ㅤㅤ后来,回到村里,他们把这个办法介绍给四邻村朋,大家如法试制,果然既容易做又好吃,吃了它好消化不得胃病,使人身体强壮。这种面食制作方法不胫而走,很快在维吾尔族中推广开来,成了维吾尔族人的传统面食烤制法—砌坑子打馕。
(1)【材料一】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B
A.量入而出 微不足道 惊天动地 厚积薄发
B.量力而行 微不足道 感天动地 聚沙成塔
C.量力而出 无足轻重 感天动地 厚积薄发
(2)【材料一】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你进行修改。 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爱心的载体,将温暖传递到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角落。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爱心的载体,将温暖传递到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角落。
(3)联系上下文,把【材料一】第3自然段补充完整。
(4)十年来艾尼瓦尔•吐木尔坚持为100多名贫困学生制作免费的“爱心营养馕”,你觉得是什么在支撑他,请你试着写一写他的心理活动。 我觉得是善良和爱支撑着他十年来坚持为100多名贫困学生制作免费的“爱心营养馕”。艾尼瓦尔•吐木尔心里想:我要尽我所能,为贫困学生做好烤馕送去,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我觉得是善良和爱支撑着他十年来坚持为100多名贫困学生制作免费的“爱心营养馕”。艾尼瓦尔•吐木尔心里想:我要尽我所能,为贫困学生做好烤馕送去,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5)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馕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馕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和好之后做成一个个圆饼子,然后贴在烧烫的馕坑内壁上烤制而成。馕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和好之后做成一个个圆饼子,然后贴在烧烫的馕坑内壁上烤制而成。
(6)读了【材料二】,你对馕有了哪些了解,请写一写。 我了解到馕是一种传统的维吾尔族面食,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和好之后做成一个个圆饼子,然后贴在烧烫的馕坑内壁上烤制而成。同时,我还了解到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由于战乱的影响,人们为了方便携带和食用而发明了馕。我了解到馕是一种传统的维吾尔族面食,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和好之后做成一个个圆饼子,然后贴在烧烫的馕坑内壁上烤制而成。同时,我还了解到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由于战乱的影响,人们为了方便携带和食用而发明了馕。
(7)两则材料中最触动你内心的句子是哪个,请你工整、规范、美观的抄写下来,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最触动我内心的句子是:“这些小善聚沙成塔,就能凝聚成改变社会的正能量。”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社会中有很多善良的人在默默地付出和传递着正能量,这些小善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够凝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最触动我内心的句子是:“这些小善聚沙成塔,就能凝聚成改变社会的正能量。”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社会中有很多善良的人在默默地付出和传递着正能量,这些小善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够凝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答案】送一次“爱心营养馕”算不得什么,艾尼瓦尔•吐木尔一送就送了10年;量力而行;量力而行;感天动地;聚沙成塔;B;小小的烤馕也能成为爱心的载体,将温暖传递到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角落。;我觉得是善良和爱支撑着他十年来坚持为100多名贫困学生制作免费的“爱心营养馕”。艾尼瓦尔•吐木尔心里想:我要尽我所能,为贫困学生做好烤馕送去,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馕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和好之后做成一个个圆饼子,然后贴在烧烫的馕坑内壁上烤制而成。;我了解到馕是一种传统的维吾尔族面食,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面和好之后做成一个个圆饼子,然后贴在烧烫的馕坑内壁上烤制而成。同时,我还了解到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由于战乱的影响,人们为了方便携带和食用而发明了馕。;最触动我内心的句子是:“这些小善聚沙成塔,就能凝聚成改变社会的正能量。”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社会中有很多善良的人在默默地付出和传递着正能量,这些小善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够凝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9 1:0:9组卷:13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害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jù)在上甘岭的敌人,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负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的一组是A.孔子 岳飞 杨靖宇 B.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林则徐 黄继光 赵一曼
(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并把打动你的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发布:2025/3/12 8:0:1组卷:29引用:1难度:0.8 -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发布:2025/3/9 21: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4 -
3.非连续性文本。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A.有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有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发布:2025/3/9 11:0:2组卷:41引用:3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