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探究与实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已成为当下购物的热门方式。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实验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围绕直播带货开展了探究活动。
相关链接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直播间所销售的商品如果存在假冒伪劣等情况,同样适用退一赔三的规定,购买者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要求退货、更换或修理;如果在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即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1)探究一:主播带假货”行为应受到哪些谴责?(至少答出两点)
(2)探究二:主播带假货被处罚,从法律角度对主播应进行哪些说服教育?(至少要答出三点)
(3)探究三:结合新闻及链接,从“法治与自由”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4)探究四:营造良好的直播环境,消费者应该怎样做?

【答案】(1)漠视法律、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违背公德、不负责任等。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做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4)理性消费,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发现直播违法行为,要敢于举报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5 18:0:8组卷:0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