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关注国家发展 体悟政治生活】
关心政治是青年担当。以下是小深同学收集到的两则两会材料,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今年一项重点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材料二:会议期间,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广东省人大代表沈燕芬是一名90后返乡“新农人”,她认真听取并审议了有关报告;同时在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提出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她认为,吸引青年返乡投身乡村建设,光凭一腔热情和一时的新鲜感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其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机制和指引,让更多年轻人大胆返乡、留乡,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1)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一个方面即可)
(2)请从人权的角度,分析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大代表沈燕芬是如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的?
【答案】(1)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监督权。
(2)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保障人民幸福生活。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发展权利,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④有利于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推动国家发展。
(3)①沈燕芬认真听取并审议了有关报告,行使了审议权;②沈燕芬提出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行使了提案权;③沈燕芬进行大量走访调研,体现了她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2)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保障人民幸福生活。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发展权利,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④有利于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推动国家发展。
(3)①沈燕芬认真听取并审议了有关报告,行使了审议权;②沈燕芬提出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行使了提案权;③沈燕芬进行大量走访调研,体现了她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下列做法能诠释这一原则的是( )
①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费用全部由医保基金负担
②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的投资市场
④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发布:2025/1/1 16:0:4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宪法原则是指人们在指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下列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坚持依法治国
④民主集中制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中国是国际人权体系的建设者,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人权理念,肯定中国在国际人权机构中发挥的作用。中国政府投入前所未有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正是中国践行人权观的生动实践。
▲2022年3月21日14时38分许,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的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知悉后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搜寻幸存者,尽一切可能救治伤员,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和服务,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认真严肃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民航安全管理。
▲为帮助女孩上学而无悔奉献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在讲到城镇变化时说到:“政府把贫困地区的农户搬迁到城镇附近,卡户一区、卡户二区,楼房很漂亮,家访起来方便多了。”近几年脱贫攻坚带来的“改变非常大”“就算去远一些的学生家,农村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2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