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西南的花江镇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270m,最低海拔650m,山高坡陡,森林覆盖率不足5%,干旱频率高达90%.作为“西电东送”的马马崖大型水电站,2015年正式投产以来,已经为珠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电力资源。
材料二:如图为“贵州省简图”。

(1)分析花江镇干旱频率高的原因有)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③森林覆盖率低,土壤层薄,涵养水分功能弱;④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漏斗发育,地表和浅层地下水容易渗漏,储水条件差;⑤山高坡陡,且地方经济欠发达,水利工程设施不足)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③森林覆盖率低,土壤层薄,涵养水分功能弱;④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漏斗发育,地表和浅层地下水容易渗漏,储水条件差;⑤山高坡陡,且地方经济欠发达,水利工程设施不足。
(2)说明“西电东送”对当地和珠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对贵州: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④增加就业机会;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珠三角: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③缓解东部地区交通压力对贵州: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④增加就业机会;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珠三角: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③缓解东部地区交通压力。
(3)花江镇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石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为该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①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中心,搞好流域综合治理;②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开发或利用喀斯特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①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中心,搞好流域综合治理;②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开发或利用喀斯特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对珠三角: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③缓解东部地区交通压力
对珠三角: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③缓解东部地区交通压力
【考点】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流域水能资源的的开发;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重要的跨区域调配举措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③森林覆盖率低,土壤层薄,涵养水分功能弱;④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漏斗发育,地表和浅层地下水容易渗漏,储水条件差;⑤山高坡陡,且地方经济欠发达,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对贵州: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④增加就业机会;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珠三角: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③缓解东部地区交通压力;水土流失;石漠化;①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中心,搞好流域综合治理;②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开发或利用喀斯特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对珠三角: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③缓解东部地区交通压力;水土流失;石漠化;①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中心,搞好流域综合治理;②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开发或利用喀斯特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7 3:0:8组卷:5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