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12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这种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也能极大地带动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材料二: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各类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超额完成“爱知目标”提出的目标要求;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宣布了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举措,助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谈谈你对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3)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细节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有哪些绿色生活微行动?
【答案】(1)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③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公民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⑤这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等。
(2)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3)①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处理;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公交为先,少坐私家车;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空调不低于26度;使用节能环保家电、灯具;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燃放烟花爆竹;③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3)①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处理;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公交为先,少坐私家车;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空调不低于26度;使用节能环保家电、灯具;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燃放烟花爆竹;③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5引用:13难度:0.9 -
2.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全球首个实现了碳中和的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它是全球首个采用此技术的场馆。这一技术( )
发布:2024/12/28 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对如表的时事进行归类,最适合的主题( )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19年12月1日,中央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2024/12/31 8:0:33组卷:10引用:3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