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3年1月9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空间站全面建成。揽月、探火、逐日成果频出……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突破60次,创造了发射次数的新纪录,中国航天人披星戴月、无畏舍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攻坚克难,亲手铸就大国之魂。致敬中国航天人!
材料二:目前,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卡脖子”问题,如光刻机、芯片、核心算法、扫描电镜等。近年来,我国在科技研发上虽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研发强度低、高端人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材料三:2022年8月17号,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一系列耀眼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三,谈谈我国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
【答案】(1)①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②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④我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①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①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7 11:0:2组卷:2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利用AP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这表明(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创新应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心工作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130引用:2难度:0.8 -
2.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新张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人们向至高荣誉致敬,为潜心科研点赞,为累累硕果喝彩。这表明( )
发布:2024/12/29 22:30:4组卷:18引用:1难度:0.8 -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相续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成功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这( )
①表明科技创新就是一种从无到有、别出心裁的发明创造
②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强国目标已实现
④充分证明航天事业只有掌握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22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