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社会“蝶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说我爱你难割舍!网络打车、网络购物、微信聊天等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网上政府为公民网上了解政务、网上监督政府提供了便利。
材料二:网络的烦恼

材料三:参与网络生活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合法权益?
(3)结合材料三,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上述行为对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启示?
【答案】(1)材料一中网络打车、购物、聊天和网络政务等,说明互联网有其积极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类似材料二中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谣言,网络欺诈时有发生,说明互联网也有消极作用,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我们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来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必要时我们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诚信做人,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遵章守法,自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不侵权,不违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严格遵守网络生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基本准则。
类似材料二中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谣言,网络欺诈时有发生,说明互联网也有消极作用,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我们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来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必要时我们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诚信做人,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遵章守法,自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不侵权,不违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严格遵守网络生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基本准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5 20:30:1组卷:152引用:22难度:0.6 -
2.近期,“高铁霸座”“公交坠江”等一些既违背道德又违背法律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思考。有专家指出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7 23:0:6组卷:13引用:3难度:0.8 -
3.2022年6月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娱乐健身音响音量大、邻居宠物噪声扰民等问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你赞同( )
①小北:“德治”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法治”,小题大做
②小福:法律规范公民的行为,为居民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③小龙:该法还静于民,它的实施还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④小闽:我们是未成年人,在家娱乐健身应该不受该法约束发布:2024/12/15 9:0:1组卷:33引用:5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