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题。
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沿着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的鸟类。春夏季,候鸟在某一地区筑巢安家,培育后代。幼鸟长大后正值秋季,它们陆续飞往温暖地区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回原地区繁殖。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主要有八条,其中过境我国的线路又被归纳为西线、中线、东线三大通道(图1)
候鸟迁徙的距离可从数百千米到上万千米,其飞行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体内储存的脂肪。漫漫旅途需降落取食,补充能量。这就是停歇地,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上海的崇明东滩湿地就是这样的“服务区”
触发候鸟迁徙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认为这是候鸟的一种本能,也是对外界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与气候、食物等生活条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纵横千里。这是自然界最美妙的画卷,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斑头雁是西线的代表候鸟,是世界闻名的能飞越喜马拉雅山的明星鸟类。高海拔带来的低温低压缺氧是巨大的困难。下列特征中,支持“斑头雁的结构特点使其能适应低温缺氧”这一论点的是 ③②③②(填写编号)
编号 | 特征 |
① | 头顶上有两道黑色横斑 |
② | 血红蛋白有极强亲氧性,与氧结合速度快 |
③ | 羽毛以灰褐色为主,绒羽丰厚 |
④ | 翼展宽大,飞行能力强 |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③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9引用:0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