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早晨乡村的早晨
ㅤㅤ一夜的静寂被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沉寂了一夜的小村在黎明的朝霞下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ㅤㅤ太阳从连绵起伏的山上缓缓地升了起来,它那金色的光芒照耀了整个村子。这是一个在群山环抱中的小乡村。山上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一眼望去,一片碧绿。这绿,是大地的绿,是美丽的绿,是乡村的绿,是象征着乡村人民的前程如花似锦的绿。
ㅤㅤ山脚下是一片田地,这里的土很肥沃,庄稼绿油油的长势喜人。以往的人们不懂得科学种田,即使风调雨顺,也很少丰收过。如今,这儿的人们掌握了科学种田,瞧,山脚下的一片碧绿就预示着一个大丰收。
ㅤㅤ在一条羊肠小道里,那一排排新瓦房被早晨的阳光装扮得多么漂亮。以前,这里只有几间矮矮的破破的旧房。如今,都盖上了青砖瓦房了,连高档的家具,豪华的汽车也走进了这小山村的每家每户,可见,农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了。
ㅤㅤ几家的门开了,走出了几个小学生。瞧,他们背着漂亮的书包,系着鲜红的红领巾,穿着整洁的校服,有说有笑的,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原来,村里的人生活富裕了,便集资办学,培养这些祖国的幼苗。这些学生迎着朝霞,迎着晨风,向学校走去,为这个山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ㅤㅤ过一会儿,田里突然热闹起来,原来人们都起来工作了。“突突突”,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达声,好几辆崭新的拖拉机开进了田里,地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文二三四自然段主要描写了 太阳太阳、树木树木、田地田地、新瓦房新瓦房这四种景物。
(3)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笑嘻嘻笑嘻嘻、傻乎乎傻乎乎
风调雨顺 高瞻远瞩高瞻远瞩、花红柳绿花红柳绿
(4)“这些学生迎着朝霞,迎着晨风,向学校走去,为这个山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含义?
学生代表着小山村的希望,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学生代表着小山村的希望,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
(5)体会选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早晨美景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早晨美景的喜爱之情。
【答案】乡村的早晨;太阳;树木;田地;新瓦房;笑嘻嘻;傻乎乎;高瞻远瞩;花红柳绿;学生代表着小山村的希望,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早晨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文链接。
匆匆ㅤㅤ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ㅤㅤ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ㅤㅤ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ㅤㅤ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ㅤ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
(3)仿照第三段第四句话的写法,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下来。
(4)课文结尾与开头是什么关系?这样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发布:2025/1/13 11:0:2组卷:54引用:1难度:0.4 -
2.课外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ㅤㅤ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ㅤㅤ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ㅤㅤ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ㅤㅤ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将文中第四自然段的错别字用修改符号改出来。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
(5)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
①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8)文中的“我”想为妈妈发布:2025/1/13 11:0:2组卷:59引用:2难度:0.3 -
3.课外阅读。
奇想与发明ㅤㅤ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ㅤㅤ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ㅤㅤ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ㅤㅤ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成像照相机。
ㅤㅤ非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ㅤㅤ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ㅤㅤ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发明并不是件高深莫测的事儿。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的奇迹”,最初都源自儿童的创造、发现与奇想。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②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2)文章采用“
(3)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
(4)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发布:2025/1/13 11:0:2组卷:13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