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让文明节俭成为餐饮“新食尚”ㅤㅤ节用裕民,节俭兴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贯彻这些重要要求,就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育文明节俭风尚,让文明节俭成为餐饮“新食尚”。
ㅤㅤ文明节俭“新食尚”助力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减少粮食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尤须警醒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而餐饮消费作为粮油、果蔬的消费终端,是节约粮食、杜绝粮食浪费的极其重要一环。粮食安全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要认识到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意义,推动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成为人们思想上的理所应当,生活中的习以为常,培养有利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饮食习惯,致力于维护粮食安全。
ㅤㅤ文明节俭“新食尚”关键在行动。近些年来,从整顿“舌尖上的浪费”,到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再到发起“光盘行动”唤起餐桌新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但也要看到,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个人餐饮消费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爱面子、讲排场的过度消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2020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这些数据触目惊心,警示我们文明节俭只有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更好地阐述新时代的新内涵,才能续写中华民族美德的新篇章。对大家而言,成为文明节俭的行动者,才能真正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ㅤㅤ文明节俭“新食尚”贵在引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高餐饮文明素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部门要继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导人们任何时候都应拒绝“剩宴”,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争做厉行节约的践行者、文明餐桌的维护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在家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教家风,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教育引导子女亲属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带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在外就餐聚餐时,做到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自觉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广泛凝聚起崇俭戒奢的社会正能量,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ㅤㅤ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将文明节俭餐饮“新食尚”铭刻于心、践之于行,人人尽力、不弃微末,新风尚必然广泛传扬、蔚成风气。
(选自光明网2022-11-04 作者:向秋)(1)下列对文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A.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要求,就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育文明节俭风尚,让文明节俭成为餐饮“新食尚”。
B.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减少粮食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C.从“舌尖上的浪费”,到“光盘行动”,文明节俭变成具体行动,更好地阐述新时代的新内涵,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D.全社会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高餐饮文明素养”当成自己的责任,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2)品一品文中加点的词。
“引导人们任何时候都应拒绝‘剩宴’”。
(3)请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8 8:0:9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130引用:2难度:0.8 -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文本一】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应当更加秉持于祖国于时代的自信心,重视并不断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自身志气、骨气和底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砥砺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为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②自信自强,沉淀于中国悠久的奋斗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历史是影响其精神力量凝结和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奋斗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段不断奋斗的历史。正是有这种靡坚不摧、坚韧顽强的精神力量支撑,帮助中华民族走过遥遥的历史长河,迈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征程。
③自信自强,淬炼于困难中凝聚的团结伟力。团结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前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一步步走来,并取得如今的伟大成就,正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取得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这股团结的力量不仅是当今历史条件下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凝结强大精神动力进而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十四亿中华儿女共同托举强国复兴之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更加自信自强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④自信自强,更需要发扬在新时代下的拼搏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数中国人挺身而出,担当奉献。见证国家脱贫奇迹,记录时代最美风景的陈贝儿;以9.83秒成绩闯进奥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双耳失聪但仍自强不息的青年学生赵梦南……他们作为青年一代,彰显了中华儿女的自信自强的精神风采。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更多的青年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在各自的赛道上书写绚丽璀璨的华章。
⑤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凝聚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坚定笃行不怠的理想追求,在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征程中勇担责任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崭新动力。
(作者:顾发祥,有删改)【文本二】
① 。巍巍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虽历经磨难,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历久而弥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三闾大夫屈原在面对谄媚小人时的自我独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思想家荀子的自强坚持之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诗仙李白大气磅礴的自信之气……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在历史长河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成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基因。
②面对新的挑战,我们青年人更要自信自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这样危急时刻,青年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在援鄂医疗队中,“80后”“90后”占到了护士成员的90%,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自强之气;去年,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一炮而红,这是我们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之气,青春靓丽,用大唐风貌显尽这盛世气象;数百万青年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力量来服务基层……身处于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我们青年人更要自信自强,肩负起属于我们的时代责任,让我们的青春在实干奋进中熠熠生辉。
(作者:陈莉,有删减)(1)信息提取。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本一】的主要观点。
②根据语境,给【文本二】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文本一】【文本二】中划线处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的意图分别是什么?
(3)请你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4)有同学搜集了下面的材料,你认为其可以用来作为【文本一】或【文本二】中的哪一段的事实论据?请简要分析。
袁老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一边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一边努力推广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让杂交水稻在许多国家“生根开花”。正如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中写道,“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发布:2024/12/26 19:30:1组卷:29引用:4难度:0.5 -
3.《鱼我所欲也》一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