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1月9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空间站全面建成。揽月、探火、逐日成果频出……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突破60次,创造了发射次数的新纪录,中国航天人披星戴月、无畏舍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攻坚克难,亲手铸就大国之魂。致敬中国航天人!
材料二:从熟悉的“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中国空间站“天宫”、绕月探测工程“嫦娥”、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到月球车“玉兔号”、火星车“祝融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从“北斗”指路、到开启星际之旅的“墨子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书写着中国式浪漫,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从隽永的历史走向遥远的未来,中国式浪漫会继续迈着坚定步伐逐梦神州。
(1)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国家实施了哪些发展战略?
(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1)科技创新能力。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7 8:0:9组卷:14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利用AP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这表明(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创新应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心工作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130引用:2难度:0.8 -
2.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新张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人们向至高荣誉致敬,为潜心科研点赞,为累累硕果喝彩。这表明( )
发布:2024/12/29 22:30:4组卷:18引用:1难度:0.8 -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相续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成功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这( )
①表明科技创新就是一种从无到有、别出心裁的发明创造
②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强国目标已实现
④充分证明航天事业只有掌握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22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