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公园的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又能美化环境,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 水平水平结构。
(2)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水质的净化,此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3)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草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t2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条全部标记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记的30条、标记的20条,估算草鱼种群在t1时是 750750条。
(4)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 X |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 未利用的能量 | 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
生产者 | 44.0 | 5.0 | 95.0 | 20.0 | 0 |
植食性动物 | 9.5 | 1.5 | 11.0 | Y | 5.0 |
肉食性动物 | 6.3 | 0.5 | 6.5 | 0.7 | 11.0 |
180
180
J/cm2•a,X是指 呼吸作用散失
呼吸作用散失
的能量,数据Y为 3
3
J/cm2•a。【答案】水平;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750;180;呼吸作用散失;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4 5:0:8组卷:8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9 -
2.以下有关调查某块农田里小蓟草(别称刺儿菜,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8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