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后完成下列问题。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你认为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谁的诗?
(2)诗中的“你”指代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诗人通过哪些的感官来描写“四月”所独有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4)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5)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答案】(1)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2)内容:“你”指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用: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甜美的特点;第二人称可以突出语气的亲切感,使得作者的抒情更为自然。
(3)视觉、听觉、触觉。作用:多角度展开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爱之深,情之切”;能引导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诗人心中的“爱“,给读者以感染。
(4)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表达了对暖春的喜爱,对美好和至爱的赞美。
(5)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反复出现,形成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开头点题,结尾再次突出强调,加深了诗歌的音乐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1 5:0:1组卷:1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下列对《青山不老》中“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2 9:30:2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2 9:30:2组卷:35引用:2难度:0.7
  • 3.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
    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诗歌中的“而你们,站在那儿”一句中“你们”所指的是
     

    (2)诗歌中,诗人由金黄的稻束想到了
     
     

    (3)简要评析诗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中“皱”与“美丽”的含义。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来写收获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5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