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了系统的音乐理论“五度相生律”,把一组音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就成为音阶,分别称作宫、商、角、徵、羽,若以频率X为基准音,下表列出了此时音阶中各音的频率,假设一架古琴同时弹出音阶中的“商”与“徵”,则( )
音阶名称 | 宫 | 商 | 角 | 徵 | 羽 |
频率 | X | 9 4 X |
81 32 X |
3 2 X |
27 16 X |
【考点】波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7 0:0:1组卷:3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所示,正中有一O点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发生明显衍射的区域是( )
发布:2024/12/29 15:0:2组卷:158引用:3难度:0.7 -
2.在空气中的同一区域内,两列声波波源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可以肯定的是( )
发布:2024/12/29 19:0:2组卷:34引用:5难度:0.7 -
3.图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136Hz,问
(1)声波的波长是多少?
(2)讲台上的O点和B点是加强点还是减弱点?
(3)讲台上因干涉而相消的位置有多少个和讲台上因干涉而加强的位置有多少个?发布:2024/12/29 16:30:1组卷:378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