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北方的河(节选)
张承志
“快看!黄——河——!”
      他忙转过头来。卡车正登上山顶。陕北高原被截断了,整个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伟的巨谷。他眼睁睁地看着高原边缘上的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蒙的巨大峡谷,千千万万的黄土山峁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
      十几年前,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目瞪口呆地站在山顶,面对着那劈开了大陆、分开了黄土世界和岩石世界的伟大的浩茫大河。他现在明白了:就是这个记忆鬼使神差地使他又来到这里,使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学的王国。“我一定要考上!”他低声发誓。
“你说什么?”他发现自己原来和那姑娘并肩站在一起,抓着车厢前挡板。
      我说,我一定要考上!河面吹来的长风呛得他说不出话来。“晋陕峡谷”,他激动地又想起了一个新名词。我将在将来要写的一切论文里,把“晋陕峡谷”都改成“伟大的晋陕峡谷”。这么干才值得。干什么宣传科小干事,我要干这一行。他在这一刹那间为自己的一生做了坚决的选择。
      他们来到了河边。河水隆隆响着,又浓又稠,闪烁而颤动,像是流动着沉重的金属。这么宽阔的大峡都被震得摇动啦。他痛快地大声叫嚷着,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化在这喧腾声里,融化在河面上生起的、掠过大河长峡的凉风中了。
“全想起来了,”他开口道,“十几年前,我去延川看同学,想回北京,上错了车,顺着无定河跑到这儿来啦。就在这儿我下了水,游过了黄河。”
“你真勇敢。”她说。
      他抬起头来。沉入陕北高原侧后的夕阳先点燃了一条长云,红霞又撒向河谷。整条黄河烧起来啦。他想,没准这是在为我而燃烧。他听见这神奇的火河正在向他呼唤。我的父亲,他迷醉地望着黄河站立着,你正在向我流露真情。他解开外衣的纽扣,随即把它脱了下来。
      她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干什么?不行!太危险了!”
      他看见赤铜色的浪头缓缓地扬起,这是在呼唤我呢,瞧这些一圈圈旋转的颜色。这是我的黄河父亲在呼唤我。他迅速甩掉上衣,褪掉长裤,把衣服团成一团走向那姑娘。“拿着,等着我。”他急匆匆地朝着那片疾速流动的火焰奔去。
      她紧抱着他脱下的乱糟糟的衣服,衣服上带着一股强烈的男人的汗味儿和烟草味儿。她缓缓地端起了沉重的相机,冰冷的目镜轻轻地、稳稳地抵住了她的眉梢。她看见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条落满红霞的喧嚣大河正汹涌着棱角鲜明的大浪,一个半裸着的宽肩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莽莽的巨川奔去。
      当那男人纵身扑向黄河的一刹,她稳稳地按下了快门。
      他双臂均匀地划着水。他觉得浑身被温暖的河水浸得很舒服,但他的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那回你登上山西的河岸时,激动得跳着喊了一声“万岁”。今天我才明白,你是仗着黄河父亲的庇护和宽容才横渡成功。河水浮力很大,他感受着身躯被浑重的河水托住的滋味。真的,黄河在保护着我呢。
      一下跌入中流,他吃惊地发觉黄河正疯狂地搂着他飞跑。他觉得两臂上的三角肌发酸。我累了,他警觉地想。上一次你一点儿也不觉得累,这回刚游了一半你就累了,伙计,你在衰老。他突然觉得满心凄凉。十几年流逝得像这黄河水。你还没有长成人,你的肉体就已经开始要背叛你。可是我的青春别想背叛!“我活着就不让你背叛!”他喊出声来。他划上一个浪峰吸了一口气,脸颊仿佛在发烧。
      河岸已经近在眼前啦。他的喉头哽住了,呼吸有些急促。哦,黄河父亲又一次护卫了我。肉体也没有背叛,严格地服从了青春的指挥。我还没有衰老,我不会衰老的。他奋力扬起臂膀,鼓足力气,用爬泳对准山西的石壁冲刺,他觉得石崖上的绿苔已经伸手可触了。可是河水抓着他仍然向下飞流。他感到肩头上沉重如铅,酸疼难忍。他看见一块狰狞的巨石朝他驶来了。他低哑地从喉咙里吼了一声。他蔑视这块礁石,他知道自己已经胜利了。当他看见陡崖上的一个棱角闪过眼前时,他一把攫住了它。黄河父亲,我感激你。接着他逆着水流收起双腿,然后牢牢地踏住了坚实的石岸。
文本二:
      当前文艺作品中能让人记住且具有偶像价值和响亮文化符号意义的英雄形象不多,这也间接影响到文艺创作的格局构架和品格立意,要么沉迷于家长里短,要么缠绵于纸醉金迷,均在“小我”“小情”“小利”之中纠缠。我们需要更多民族脊梁式的英雄人物。文艺作品的筋骨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英雄主义,如果我们淡化理想、疏离信仰、讳言伟大、揶揄奉献,文艺作品必定缺少筋骨、精神萎靡,最终陷入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的小格局中去。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刚毅果敢、坚不可摧的硬汉形象来支撑起文艺作品的脊梁,用有筋骨、有气魄的作品强健公众的精神肌理,为民族的文化基因注入更多阳刚之气、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节选自赵凤兰《文艺创作呼唤英雄主义的回归》)(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文中的黄河既是祖国壮美山河的代表,源远流长,雄伟壮阔;又是父亲的象征,令人尊重,召唤人们去超越。
B.对于“他”横渡黄河的行为,“她”持否定态度,以“她”柔弱胆怯的弱者形象衬托出“他”勇敢伟岸的强者形象。
C.文章写“他”横渡黄河时,按照初下黄河、中流击水、奋勇登岸的顺序,缓急相间,有着清晰的层次性和节奏感。
D.雄浑的黄河是抒情描写的客体,青春的“他”是抒情的主体,两者在文中呈映衬关系,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精神内涵。
(2)文本一中的画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文本二指出,当前“我们需要更多刚毅果敢、坚不可摧的硬汉形象来支撑起文艺作品的脊梁”,文本一中的“他”就是这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2 8:0:9组卷:1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手艺
    周荣池
          教书先生识得字也不多,但他先教“人口手”这三个字。这点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人活着首先要为了一张嘴,为了这张嘴就要动手。手上的力气和技巧是活下去的依靠,为了生存的手艺也并不那么尊严。并不是村庄不需要尊严,是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空洞的东西。那些是城里人以及后来成为城里人的农民后代们自以为是的心思。他们已经非常地疲惫,闭上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想那些高深的念头。
          营造的匠人就都是大师傅,嘴上抽着烟,耳朵上还有别着抽不完的,他们的眼神都是颇有骄傲的意味的。他们砌房造屋,这在哪个人家都是浩大的工程,做这样的事情自然也是要大本事的。所以很多人愿意吃很多年“萝卜饭”,一分工钱不要去拜师学艺,就是为了将师傅的这份骄傲学过来——学会手艺在村里叫做“把师傅的大腿下下来”。
          木匠有几种,有做船的长料木匠,有砌屋的高料木匠,有箍桶的圆料木匠,还有做犁耙的犁木匠。村里的木匠是个瘌子,一年四季戴着帽子。瘌子是高料木匠,砌房造屋打家具。他戴着帽子,耳朵边夹着一支划线的扁平的铅笔,帽檐下的稀疏的毛发可以看见。但是,没有人敢取笑他这一点。他偶尔也会在做活的时候,将落满木屑灰尘的帽子拿下来掸一下,大家即便是看到了也不作声,都知道痢子是护头的。
          痢子是大师傅,带着徒弟来做工。徒弟吊线的时候,手抖抖索索地从墨斗中抽出线来,偏偏就没有弹好,他手里的尺子一下子就打到手上。别人也不敢阻拦,师傅打徒弟也是顺事,更有人在边上说,木匠打老婆——有尺寸呢。这小木匠被打了也不敢作声,主家还要为他解嘲开脱,小木匠干活嘛,本来就是东一句(锯),西一句(锯)。大家都笑了,师傅仍旧板着脸,徒弟也不敢出声,只有默不作声地干活。
          砌房造屋,木匠既要做屋架板壁,又要打家具物什,是核心的工种。最为神奇的还不是他们做的那些活,而是他们在砌屋上梁时候说的喜话。上梁是大事,要请三朋四友来摆大席喝酒。主家买了喜糖喜烟交给木匠师傅,上梁时候散给邻居亲戚,并说那一套喜话来。平时话不多的痢子木匠,说出一大套吉利话来,大家鼓掌称叹:
          日出东方喜洋洋,手拿金斧亮堂堂,今日今时安金梁,金柱竖在金面上。金榜架在金柱上,金人站在金榜上,两条金龙盘金柱,两只凤凰绕金梁。紫金梁上插金花,富贵荣华发主家。
          福斧生来喜洋洋,福日福时上福梁,福禄梁上贴福字,福子福孙福满堂。天官赐福平地得,福正福旁福吉祥。
          木匠肚子里还不止这么一段喜话,说是有好些套说辞,但这又不及一件事情神奇。说是有一人家上梁出了点蹊跷事,量好尺寸的屋梁引上屋顶来,竟然尺寸有点长,大家傻了眼,瘌子木匠二话不说抡起斧子朝那屋梁砍去一段,放上屋架刚好够长。
          这个故事很神奇,很多年都不曾被忘记。
          瓦匠很辛苦,但四叔偏偏要学瓦匠。他跟着师傅去安徽学,铁了心地要学这门手艺。他从小有兔唇,大概很有些自卑,所以话不多,但是认定的事情就偏偏要做。就像他在安徽做活,看中了当地的一个女孩,两厢情愿,可是女方父母不答应。他狠下心来定要结这门亲事,便回来请了族里人一起去安徽谈,哪知道那老头也很固执,刚看见他们进村就拿了一根大木棍要打,众人劝说才收了手。就这么执拗的人,到底是娶到了那外地的老婆,手艺也学得极好,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瓦刀。
          手艺好的瓦匠在于能把茅厕和厨房砌好,这是个真正的细活,尤其是搘锅。一日三餐离不开大灶,搘锅架起来的是三口铁锅,实际上是热腾腾的生活。小锅煮饭,中锅做菜,里锅则很少用,烧水或者人多时才用。锅之间空隙的地方安着的是汤罐,烧饭的时候火带热了水,老根子常说的那句口头禅——汤罐水带热了,就是这个意思。
          搘锅的讲究一是高度适宜,这样的锅烧起来快,省草。二是细活,贴磁砖以及在过烟的墙上画各种图案,最多的是画年年有余,其实就是一条鱼。烟墙头上还设有供奉灶神的灵位,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年后个把月便被油烟熏染模糊。搘锅也算是大事,要专门热锅,举行仪式,用鲤鱼来祭祀。搘锅的瓦匠还要说喜话,四叔的搘锅技术好,喜话说的也有意思:
          新锅烤得亮堂堂,九天仙女下厨房,水缸不脱长江水,仓里不脱万年粮。办酒请来李太白,烧饭请来王母娘,请来灶君保平安,子子孙孙幸福长。
          后来四叔不做瓦匠了,很多瓦匠也不干了,有了机器之后瓦匠其实也并没有消失,但是成了一个苦活。一个不再需要太多技术和艺术的行当,让人做得不仅觉得苦,而且确实没有什么滋味。自己做得没有滋味,别人想来也毫无生趣。
          很多人带着他们的双手消失了,那些手艺也慢慢地失传。曾经就是这些常靠着力气生活的手艺,养活了村庄,给了生存以尊严。尽管他们从来没有多想过关于尊严这个话题,但是我知道我们这些农民的后人明白,在那些粗糙的手掌间,握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尊严。
    (节选自《村庄的真相》,有删改)【注】①搘锅:砌大灶。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教书先生先教“人口手”三字的解释,自然引出“为了生存的手艺”,然后叙写了木匠瘌子和瓦匠四叔两位“营造的匠人”。
    B.文章通过写木匠瘌子护头而没人敢取笑和他用尺子打徒弟而别人不敢劝阻这两件小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苟言笑,认真严谨的手艺人形象。
    C.作者在叙写四叔学艺和娶妻的文字中,用了“偏偏”“狠下心来”“执拗”等字眼,流露出对四叔的欣赏,着力刻画四叔的执着与坚持。
    D.文章紧扣“营造的匠人”,写他们的生活和手艺,展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凸显了赞美营造匠人对手艺钟情热爱和不懈追求的中心思想。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取具有“村庄”味道的人和事,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且多用方言俗语,显示出浓烈的地域特色和乡村生活气息。
    B.文章刻画两个典型手艺人形象时,不重浓墨重彩的描写,而是在不动声色的叙事中,展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更凸显了他们“手艺”的高超。
    C.文章两处直接引用了营造匠人所说的“喜话”,既呈现了匠人的“神奇”,也表现了他们讨生活的不易,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D.文章首尾呼应,开头结尾都谈到了“尊严”,肯定了手艺的价值。作者以进城农民后代的身份深刻反思,启发读者思考,深化了主旨。
    (3)木匠瘌子和瓦匠四叔这些手艺人身上有着怎样的“尊严”?请简要分析。
    (4)阅读小组围绕文本探究“村庄的‘真相’”后,甲组成果报告的标题是“文本多样表达方式呈现多样的‘真相’”,乙组成果报告的标题是“从物(事)、人、思(情)看村庄‘真相’”,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列出成果报告的提纲。
    发布:2024/10/22 5:0:1组卷:5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赛力克与马吴溪君      秋日的阳光散发着阵阵暖意,挤过枝叶,漫过夯土围墙,洒在空旷的大院里。院子里弥漫着牛羊粪的味道。门前的一排白杨树整齐地排列着,不时有成熟的叶子掉落下来。
          摩托车倚在窗户边,擦得铮亮,把手飘带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一架车斗散发着机油味。几只旧轮胎摞在树底下,橡胶味很浓。
          赛力克从院子里牵出一匹马,拴在院外的一个临时拴马桩上。又从储物间里抱出了马鞍子。也许是有些时日没用了,赛力克用羊绒布仔细地擦洗着灰尘。
          马鞍子看上去有些年份了,有一种包浆的质地,带着明显的沉重感。赛力克反复摆弄着马鞍子,大概是要在马背上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接下来的操作像一个匠人,各种粗细不一的皮带、皮筋、穿孔、扣子、销子等在他的手上像编织工艺品一样,仔细地穿梭、折转、拉紧、捆绑,费了不少功夫,其间还反复了多次,直到披挂完成,赛力克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赛力克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骑士,欣赏着他的马。他跨上马,勒住缰绳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双脚轻轻夹了一下马肚子,缓缓走向村子的巷道。
          走出村口,青纱帐一望无垠。阳光斜穿过枝叶,光线中漂浮着细细的浮尘,一群牛羊刚刚通过。远处的东天山向两边延伸,黛青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平顶山广阔的倾斜面上映着淡淡的明黄色的主色调,应该是旱田的小麦、燕麦、荞麦,不久就会被收割,留下的麦茬依然是黄色的。高耸的山峰呈现着藏青色,小斧劈般的皴染。山顶上有积雪,是入秋的初雪,不是很厚重,是那种清浅的抹顶。田野里的玉米、油葵、甜菜、打瓜渐渐成熟,高高低低,青黄相接,画面十分的广阔。
          赛力克骑着马,时而策马前行,时而闲庭信步,巡视着他的庄稼地。时间在静静地流淌,整个田野仿佛就他一个人。他的世界只有天空、流云、庄稼、草地、飞禽、马。
          村子里很多家庭亦耕亦牧,不管是放牧还是干农活,绝大部分人都驾驶着各种车辆,快捷、方便,尤其是年轻人。赛力克通常也是骑着摩托车去地里干活。但今天则是特意骑马。农事浇水都是分配好时间段的,即使是三更半夜也要守在田间,将水妥妥浇入地里,心里就踏实了。赛力克围绕着几百亩的条田转圈,会不时下马查看一下滴灌带是否跑水,有无霉叶斑病,有无踩踏的痕迹。
          正午的阳光斜照下来,浓烈的秋燥弥漫在田野上,漂浮的植物尘埃钻进鼻孔,让人直打喷嚏,附着在皮肤上,蜇得人奇痒。一种类似于“走鹃”的灰鸟跳跃于田地间,是那种滑翔式的,发出尖细的叫声,给燥热的午间田野带来一些生机。
          赛力克下马躺在树荫下的田埂上,闭着眼,仿佛睡着了。
          山坳的松林里,一匹健硕的栗色马在少年的驾驭下,昂首阔步,向着一个山脊攀爬而上。那么奋力踏蹄,肌肉抖动,鬃毛飘逸,长长的一声嘶鸣,马与少年就已经站在了高处的山脊上。那是一幅马与少年的坚毅影像,像一个骑士在瞭望着,这种影像分明烙上了远去的号角、古道的烟云,也承袭着阿肯弹唱、刺绣、叼羊、猎鹰等传统游牧文化的时光印记。
          须臾,少年纵马冲下山脊,向着河谷策马飞奔。清浅的河水被马蹄趟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如碎银般地飞溅。
          冲出河谷丛林,少年来到广阔的草原上。碧草如茵,天空如洗,没有一丝风。少年立马平视,凝神静气,开始缓缓前行,整个草原向他张开怀抱。不久,马儿慢慢亢奋起来,血脉偾张,经络通衢,由碎步转小跑,加速、腾空、飞奔。马上的少年身姿变得轻盈,如翱翔的雄鹰,如雨燕的身影。身子整个离开了马鞍,匍匐在马头上,马镫子向后用力支撑着,载着主人如旋风般地狂奔。铿锵的马蹄声在草原上空久久地回荡着,终是打破了时空的沉寂和远古的遗梦,夕阳将草原染成了古铜色,渐渐归于平静。
          赛力克猛地打了一个喷嚏,少年的影像回到了他的脑海中。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他的马鞭子。还好,马鞭子在手腕上挂着。
          水浇完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空气转凉,赛力克骑着马绕着田地又转了一圈。在一个开阔处,赛力克一抖缰绳,策马扬鞭,在夕照下奔驰起来。马蹄声敲击在砾石的路面上,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响。扬起的尘土一溜烟飘散开,路边不时惊起归巢的野鸽子、布谷鸟、沙雀。
          赛力克尽情地奔跑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也许是受了地形的限制和地势的影响,终究不能像广阔的草原,一览无余,纵横驰骋,将马的威猛、奔放、力量发挥到极致,但也足以让赛力克回到儿时的梦里。
          还是在二三十年前,在国家“退牧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影响下,赛力克走出大山,走出祖辈们世居的雪峰、森林、河谷、草原,来到牧民安居点定居下来,成了亦耕亦牧的新型居民,但那种血脉里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一直在流淌着,始终不曾泯灭。
          如今定居点养马,很多时候已经成了一种存在和象征,而赛力克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尽情狂奔,享受一种马背上的快乐,一种大山里的延续。
          远处的天山映着金碧的余晖。起风了,玉米地蓬勃葳蕤,似万马奔腾。夕阳如浓烈的酽茶,漫过田野,人与马的背影拉的很长很长。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擦洗马鞍、安装马鞍和为马披挂的程序细致而繁琐,赛力克却做得一丝不苟,可以看出他对马上生活的热爱。
    B.“围绕着几百亩的条田转圈”“不时下马查看”等,说明赛力克已熟悉了农业生产方式,适应了搬迁后的新生活。
    C.赛力克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马鞭子,却忘记在手腕上挂着,说明他因不经常骑马造成了对骑术的恐慌。
    D.限于地形和地势条件,赛力克在开阔处骑马虽不能像儿时骑马那样发挥到极致,但他仍然享受到骑马的过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特意写了摩托车、车斗等,接下来却写赛力克牵出马来,叙述上的反接会引发读者的好奇。
    B.小说描摹细致,如写走出村口所见,“光线中漂浮着细细的浮尘”,再现了牛羊走过带来的细微变化。
    C.文中少年骑马的梦境,既体现了赛力克的潜意识,也助推了下文赛力克在现实中骑马奔驰情节的发展。
    D.小说先写有暖意的阳光,再写燥热的午阳,最后写如浓烈酽茶的夕阳,象征了马的作用由大到小的变化。
    (3)小说画线段落是如何塑造骑马少年的?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马”是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0/22 6:0:4组卷:2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巴  金       月接连着月,年跟随着年,像打秋千一样地翻过去,就这样经过了许多个年头。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如今我是中年人了。
          从那时到现在我已经忘记了许多的事情,只有一张面孔还留下来,这是父亲的面孔。那是一张温和的瘦脸,有一头浓黑的短发。父亲是爱我的,他从没有对我发过脾气。那个时候在我们家里日子过得相当愉快。
          可渐渐地父亲变得忧郁、阴沉了。他每天晚上都会出去,常常回来得很迟。父亲为什么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我不知道。我只看见父亲的颧骨渐渐高起来,脸色渐渐黑起来;母亲也是。
          一天晚上,父亲回来得比较早,脸上闪着一对血红的眼睛。他对母亲说:“你马上打发林儿去睡罢。“母亲顺从地答应。
          外面响起叩门声。母亲躲在房门内看外面,我也把脸紧贴在板壁上。
          父亲开了门引进来两个人:一个是穿旧西装的瘦汉子;一个是紫色面膛、身材高大的人,手里提个大藤包。
          父亲关上门问:“没有遇见别的人吧?”
          “没有,我们在路上很小心。”穿西装的说。
          “重要的东西都在这里。”紫面膛把藤包放在桌子下面,郑重地说。
          三个人俯在桌上低声谈论着什么事情。父亲送走客人,母亲马上走出去,胆怯地问:“他们是什么人?”
          “公司的同事,谈生意上的事情。”
          “我知道你们干的是什么事情。你不为你自己打算,你也应当爱惜林儿……”母亲差不多要哭了。
          “轻声点,轻声点!”父亲受窘似的接连说。过了半晌,父亲抬起头来对母亲说:“我希望你理解我,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的一个,公道是要实现的……”他站起来替母亲揩了眼泪。
          父亲依旧早晚出去,母亲依旧做着针线等候他回家。母亲允许了我一件事情:在我八岁的生日,给我买一双新皮鞋。
          一个傍晚,有人来找父亲。我认识那个客人,高大的身材和紫色的面膛。他站在门角在父亲耳边说了几句话,父亲的脸色就变了。
          晚上我在被窝里听见父亲和母亲搬东西的声音,说是要搬家。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
          第二天父亲早早地押了行李去了。后来我同母亲也坐上黄包车走了。车子在一条窄巷里停了下来,母亲去敲那两扇油漆的大门。母亲告诉我,这是父亲一位同事的家。
          母亲比从前更瘦了,我时常看见她一个人在房里流泪。过了好几天,一个晚上父亲忽然回来了,湿得像一只落汤鸡。“你?你弄成了这个样子?”母亲放下针线吃惊地说。
          “这几天外面狗咬得厉害,我简直不敢回家,怕连累你们。”父亲那样大的人会怕狗?真想不到!
          母亲起初不说话,默默垂泪,忽然迸出哭声说:“你从此就都改了罢,这几个月来我每天每夜都替你担着心。”母亲的声音很低,但是我知道她哭了。
          “为了众人就顾不得我自己,我做的全是为了公道。”父亲叹一口气,望着母亲,“我对不起你们,请你原谅我……”
          父亲这个晚上没有走,此后他一连在家里住了几天,我觉得我又找回那个爱我的父亲了。于是我的生日就到了。
          那天早晨父亲出去的时候,母亲嘱咐他,要他一定把新皮鞋给我买来。他回答说不会忘记。
          一个下午过去了,父亲的影子也没有看见。吃完晚饭,父亲依旧不回来。母亲安慰我说明天早早起来就有新皮鞋穿。
          我刚刚睡好,就被一阵打门声惊醒。我看见母亲去开了门,那个紫面膛走进来,低声对母亲说了几句话。母亲就匆忙掩上门跟着他出去了。我心里跳得很厉害,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要的新皮鞋始终没有买来,而且以后我也永远没有看见父亲的面孔了。母亲也不再提起父亲的事情。
          是母亲把我养育成人的。为了我,母亲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苦。我刚结婚,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在她的遗物里面我无意间发现一张旧报纸,上面登着父亲的消息和照片,从那里我才知道父亲的最后归宿。
           以上的话是写给你看的,祥,我的孩子,今天是你的八岁生日,我没有给你买回来许你的一双新皮鞋。
          祥,孩子,你今天失望了,你不曾得到你梦想的新皮鞋。想见你含了眼泪纠缠着母亲的样子,我差不多也要流泪了。二十多年前的情景就突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
          祥,孩子,你绝不会知道,二十多年前在这个家里也有一个八岁的孩子寂寞地度过他的生日,那个孩子就是你的父亲。那一天,我也曾像你今天这样焦急地盼望新皮鞋。不幸的是,新皮鞋不来,我的父亲也就在那天消失了。
          这也许是一个悲剧罢:当我写上面的文章,也就是在回忆里找寻我父亲的面影的时候,我常常觉得我是借用你的笔来写我自己。
          我的父亲说过:“为了公道,把最宝贵的东西也贡献了出来。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的一个。”现在又轮到我来重说他的话了。这“为了公道“就像是一种遗传病,我祖父为了这个病死了,我父亲为了这个病死了。孩子,我也许还要把它传给你,而且你也许还会传下去。
          祥,孩子,我不知道你到什么时候才能够了解我,像我如今了解我父亲那样,但是我担心我已经没有充分的时间等待了。我现在写下这些话,希望将来你可以从我的遗物里面找到它,它会作为我的遗言,告诉你关于我的一切。
          现在我的话快写完了。周围是静悄悄的,你也许在梦里会看见父亲买了新皮鞋回来罢。历史似乎是循环的,但是,孩子,我们应该把历史改造了。
          孩子,去罢,你长大起来,你去,去把历史改造过来。用你曾祖的血,用你祖父的血,用你父亲的血,用你自己的血去改造历史罢。
    1933年秋在北平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为了让孩子祥能更快地理解自己,减轻孩子感情上的痛苦,鼓励他走上革命道路,所以给他留下这篇回忆和遗书。
    B.当有革命同志要到家来谈事情时,父亲便让母亲打发“我”去睡觉,这既因为父亲不想让儿子担惊受怕,也因为革命的秘密性质。
    C.对于父亲所从事的革命工作,“我”的母亲时而顺从配合,时而哭泣反对,真实表现出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对待革命动摇不定的态度。
    D.父亲的神情变得忧郁、阴沉,母亲时常偷偷地流泪,以及无缘无故地搬家,这些都侧面表现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复杂与危险。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打秋千”比喻年月的流逝,接着交代“我”已由孩子成长为中年人,这样的开篇使后文的故事讲述具有回忆特征。
    B.文本第一部分在故事的讲述中大量穿插“我”的心理活动,在表现周围的人物和环境方面与《大卫•科波菲尔》异曲同工。
    C.两代革命人都答应自己孩子八岁生日时给孩子买一双皮鞋,并且都没有买成,这样的情节安排,用以强化故事的内涵。
    D.文本第一部分是以孩子的眼睛看父亲,第二部分则是以父亲的眼光看孩子,叙述视角由有限转为全知,增强了小说的内在张力和深度。
    (3)文本第一部分在讲述故事时选择了儿童视角,这一叙述视角带来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文本第二部分是“我”给儿子祥留下的遗书,有人评价它“诗情与理性相交融”,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0/22 4: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小程序二维码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  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4.8.2  |  隐私协议      第三方SDK     用户服务条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