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在实践中有重要应用。如图1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2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将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的计数结果,图3是某同学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的操作。请回答问题:
(1)用标记重捕法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条,全部进行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条,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10条,由于重捕过程中操作不当,重捕的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死亡了2条,则该池塘内的鲫鱼约为 32003200条。
(2)在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符合图1中“J”形曲线。
(3)图1中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个锥形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在一定时间内为“S”形曲线,a点后引起酵母菌数量继续下降的原因是 营养消耗、有害产物积累、PH变化等营养消耗、有害产物积累、PH变化等。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不断变化,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变小变小(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3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 大大。
(5)根据图2可知,在计数过程中,正确的计数方法是选择 44个中方格计数,再求平均值进行计算。假设所有中格内酵母菌数相等,则此时酵母菌种群密度为 1.6×109个/mL1.6×109个/mL。
【答案】3200;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营养消耗、有害产物积累、PH变化等;变小;大;4;1.6×109个/mL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3.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5)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发布:2024/12/31 0: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