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长颈鹿群体中不同个体间脖子长度存在差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 不定向不定向(填“定向”或“不定向”)的。脖子长的长颈鹿由于能够食用到高处的植物,因此能够在 食物短缺食物短缺的条件下与环境相适应而在 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长颈鹿起了 选择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定向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方向方向。
(2)某长颈鹿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频率:BB、Bb、bb分别为20%、50%、30%,此时种群b的基因频率是 55%55%。由于种群感染了细菌,一年后基因型BB、Bb的个体数量分别增加了35%、8%,bb的个体数量减少了10%,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比一年前减小了 5%5%。
【考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案】不定向;食物短缺;生存斗争;选择;定向;方向;55%;5%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9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