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米粮川”,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图1),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图2)是中国首个治沙光伏项目。如今板下草类生长茂盛,当地养起了羊群,该光伏发电站不仅发电,还修复了生态,形成“光伏+”产业。

(1)根据材料,简述该区域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阴山山脉对河套平原成为“塞上米粮川”的作用。
(3)简述库布奇光伏治沙项目对改善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答案】(1)分布不均;自东向西递减;自东向西距海渐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
(2)削弱冬季风,减少农作物冻害;减缓风沙入侵,保护耕地;抬升暖湿气流,增加南麓降水;山地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地下水补给;
(3)太阳能面板有利于削减风力,减弱风蚀;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6 8:0:9组卷:12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但是当地农民有时需要刈割杂草。
    (1)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
    (2)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顶坛花椒成为当地主要人工林的原因。
    (4)推出当地农民通常在何时刈割杂草,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4/12/18 15:0:1组卷:21引用:7难度:0.5
  • 2.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判断对错)

    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4引用:2难度:0.8
  • 3.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的功能定位、协同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和重大措施。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周年,六年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取得诸多标志性进展。如图是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域图。

    (1)分析京津冀各区域内部整体性的形成原因。
    (2)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区域的特征及其关系。

    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