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围绕法律教育话题开展实践探索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第七十五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材料二:《今日说法》采访王某的犯罪经历,初中辍学后,他结交了一些社会朋友,经常借他人财物不归还,租房子不交房租,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试图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15日,成年后多次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材料三: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草案规定,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1)阅读材料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网络保护,那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正确对待所接收到的海量网络信息呢?
(2)阅读材料二,按照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请你对本案中当事人王某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分别写出这些违法行为具体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3)阅读材料三,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规定给我们以后参与社会生活带来哪些警示。

【答案】(1)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携带管制刀具、试图打架斗殴”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多次特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是严重违法行为。
(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