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榜样力量
材料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2022年“诚信之星”获奖名单,据了解,“诚信之星”获奖者大多来自基层一线,他们生动展现了以诚立身的人生信条,是诚实守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
(1)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诚信之星”评选活动的原因。
材料二: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主创团队介绍,闭幕式舞台上的点点星光,不仅是对亚运健儿的致敬,也是对城市中微笑的志愿者致敬、对亚运体育精神的致敬、对亚洲美好未来的致敬。志愿者们因亚运会与杭州城结缘,通过这次志愿服务丰富了人生阅历、锻炼了交往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誉。
(2)材料中志愿者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养成这种行为?
(二)警示教育
材料三:15岁的中学生李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在学校因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为了花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给我们中学生什么启示?
【答案】(1)①诚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亲社会行为。①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作贡献。④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①我们需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②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我们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⑥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2)亲社会行为。①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作贡献。④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①我们需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②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我们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⑥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4 13:0:2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以“建设诚信中国,你我共同参与”为主题开展小组探究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信息,请你参与活动。
信息一: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信息二:漫画
信息三: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分析)(1)上述三则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
(我归纳)(2)三则信息共同说明了什么?
(我践行)(3)我与诚信同行,中学生应该如何践行诚信?发布:2024/12/28 2:0:1组卷:3引用:8难度:0.4 -
2.“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启示我们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 )
发布:2024/12/28 2:30:1组卷:61引用:10难度:0.7 -
3.进入11月以来,重庆出现本地新增确诊新冠患者,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根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排查10月22日以来从市外及九龙坡区、巴南区、两江新区、长行区、渝北区、沙坪坝区来梁返梁人员,凡符合以上时间节点及地区的来梁返梁人员,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对话,请你阅读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请运用诚信、责任的相关知识,给漫画《核酸风波》设计一个结局并谈谈理由。发布:2024/12/28 2:30:1组卷:1引用:4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