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法治与法同行。
材料一: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完善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监护人监护不力、校园欺凌等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为避免未成年人遭受虐待、暴力等侵害,创设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及全社会落实法治要求,积极采取行动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支持,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1)我国积极响应社会关切,及时修订并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答出两点即可)
(2)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材料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开展“光盘行动”。尽管如此,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材料三: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该法明确规定了餐饮服务经营者等主体浪费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反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
(3)道德与法律的实施手段有何不同?
(4)有人认为,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个人道德修养,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道德与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①我国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②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良法之治等。
(2)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未成年人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等力量保证实施;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4)不认同题干中的观点。理由: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④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既要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也要国家相关法律来保证。
(2)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未成年人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等力量保证实施;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4)不认同题干中的观点。理由: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④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既要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也要国家相关法律来保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3难度:0.2
相似题
-
1.2021年7月25日,按照中央网信办、北京市委网信办的统一部署,为给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暑期上网环境,360集团启动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这表明规范网络环境需要( )
发布:2025/1/4 6:0:3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2.根据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选项 生活场景 保护领域 ① 设立少年法庭,对案件信息进行隐私保护 社会保护 ② 国家规定,中小学周边不得设置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司法保护 ③ 妈妈阻止了小勇和伙伴单独去登山,并承诺陪他们一块去 家庭保护 ④ 临沂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校保护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72引用:2难度:0.9 -
3.如图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跟妈妈学包饺子 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封存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