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梁山伯和祝英台ㅤㅤ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yi)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ㅤㅤ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容许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起英台撒(sā)娇(jiāo)哀求,只好容许了。
ㅤㅤ第二天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yā huan)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ㅤㅤ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谈论诗文,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ㅤㅤ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梁山伯,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
ㅤㅤ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ㅤㅤ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ㅤㅤ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jiào)。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突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fén)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shà) 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yè),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见如故:文中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情投意合。文中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情投意合。
形影不离:文中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时刻刻都待在一起。文中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时刻刻都待在一起。
(2)查字典。
“烛”的结构是 左右左右,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火火部,再查 66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zz,再查音节 zhuzhu。
(3)从文中你可以看出祝英台有什么品质?要求婚姻自主,具有不惜冲破一切封建思想桎梏的勇气,机智、大胆、热情、坚贞、不顾习俗。要求婚姻自主,具有不惜冲破一切封建思想桎梏的勇气,机智、大胆、热情、坚贞、不顾习俗。
(4)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果让你创造性的复述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小妙招?请写一些。
【答案】文中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情投意合。;文中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时刻刻都待在一起。;左右;火;6;z;zhu;要求婚姻自主,具有不惜冲破一切封建思想桎梏的勇气,机智、大胆、热情、坚贞、不顾习俗。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6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民间故事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8 19:30:2组卷:5引用:1难度:0.6 -
2.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现了。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所有的人家。
②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2)概括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桓景为什么要与瘟魔对战?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布:2025/3/11 5:30:3组卷:7引用:1难度:0.1 -
3.快乐阅读
(1)写出下面情节出自的民间故事。
①万里寻夫,哭倒长城。
②以纸叠驴,稳渡东海。
③田螺变人,勤做家务。
④惊雷裂墓,化蝶双飞。
(2)民间故事的特点是:内容
(3)我推荐的民间故事是发布:2025/3/6 19:0:2组卷: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