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元古代晚期,渤海与北黄海属同一古老陆块。中生代构造运动中,该陆块受断裂活动影响,东西两侧分别形成北黄海和渤海盆地,连接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陆地成为胶辽陆桥。之后胶辽陆桥不断解体,形成庙岛群岛雏形。在其后漫长地质历史中,受海平面升降影响,庙岛群岛多次成岛或山(如图)。第四纪冰期,庙岛群岛冬季风势力明显增强,各岛屿均有黄土覆盖。

(1)指出庙岛群岛附近断裂带主要延伸方向并简述胶辽陆桥形成过程。
(2)第四纪冰期时海平面大幅下降,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
(3)试从下垫面性质的角度,分析第四纪冰期时庙岛群岛冬季风势力明显增强的原因。
(4)研究表明,与黄土高原的黄土相比,庙岛群岛的黄土颗粒更粗且富含海洋浮游生物化石,试分析原因。
【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庙岛群岛与黄、渤海属同一古陆块,受断裂活动影响,古陆块东西两侧断裂下陷,中部相对抬升,形成陆桥。
(2)冰期气温低,使得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的降水中,降雪的比例增大,陆地冰川规模扩大,陆地水量增加;冰川融水减少,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
(3)第四纪冰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覆盖面积增大,冬季时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陆地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导致降温更快;冰期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亚欧大陆降温幅度增大,亚洲高压势力增强,使冬季风势力明显增强。
(4)气候温暖时期,海平面上升,渤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周边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并沉积;冰期,海平面大幅下降,渤海海床裸露,强劲的冬季风将泥沙及浮游生物遗体搬运到庙岛群岛上沉积;渤海湾是庙岛群岛主要沙源地,与黄土高原相比,庙岛群岛离沙源地更近,导致沉积物颗粒更粗且富含浮游生物化石。
(2)冰期气温低,使得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的降水中,降雪的比例增大,陆地冰川规模扩大,陆地水量增加;冰川融水减少,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
(3)第四纪冰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覆盖面积增大,冬季时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陆地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导致降温更快;冰期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亚欧大陆降温幅度增大,亚洲高压势力增强,使冬季风势力明显增强。
(4)气候温暖时期,海平面上升,渤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周边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并沉积;冰期,海平面大幅下降,渤海海床裸露,强劲的冬季风将泥沙及浮游生物遗体搬运到庙岛群岛上沉积;渤海湾是庙岛群岛主要沙源地,与黄土高原相比,庙岛群岛离沙源地更近,导致沉积物颗粒更粗且富含浮游生物化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7 14:0:2组卷:22引用:9难度:0.5
相似题
-
1.2013年11月8日,超级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东萨马省登陆,8~10日影响菲律宾,如图为“海燕”的移动路径.完成7-9题.
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的过程中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②地表径流③水汽输送④下渗⑤降水⑥地下径流.发布:2025/1/22 8:0:1组卷:10引用:0难度:0.9 -
2.图甲“长江流域面积图”,分析回答长江应属于图乙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如图是水循环局部示意图,若椭圆表示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 )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4引用:1难度:0.9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