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奋进新时代  共创新辉煌】
2022年7月21日,中共云南省委“中国这十年•云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云南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这是我国发展成就在边疆民族省份的一个缩影。
“云南这十年成就”有关数据(部分)
①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从总量看,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1万亿元,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取得较大进步。
②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全省高速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2900多公里到2021年突破1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农村公路超过26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铁路运营里程达4741公里,16个州(市)有一半通了高铁。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
③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以昆明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滇中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38.47%提升至2021年的51.05%。
④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案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阅读云南这十年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我省当前取得这些成绩的“成绩密码”。
2023年1月5日,2023年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围绕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主题出版,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打造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时代精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如何做到增强文化自信?(从国家和个人角度作答)
2023年1月11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省长王予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新时代十年,是云南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是奋起直追、争先进位、大踏步赶上来的十年。生态环保力度空前、美丽云南享誉世界。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阶段性目标,“湖泊革命”攻坚战全面打响,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步向好。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和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8%以上,2022年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前列。COP15充分展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大美云南惊艳全球,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温暖全世界,云南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2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节选》(3)为建设大美云南,实现美丽云南享誉世界、大美云南惊艳全球,生态环保力度空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要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三个定位”,以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不懈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奋斗方能创造历史,实干才能成就未来。让我们一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请谈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何才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答案】(1)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主要原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
(2)①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②个人: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3)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⑤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4)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③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④关注社会,培养参与意识。⑤培养实践和创新精神,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合格公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⑦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7 8:0:9组卷:2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中国的前景十分光明,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对当代中国前景的信心和战胜挑战的决心从根本上说来自(  )

    发布:2024/11/6 17:30:2组卷:28引用:7难度:0.7
  • 2.“神十”飞天,“蛟龙”潜海,航母入列……一大批尖端科技产品纷纷亮相。科技引领经济发展。回答1~3题。
    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发布:2024/11/9 8:0:6组卷:0引用:0难度:0.9
  • 3.2021年7月下旬,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国多支救援力量请战出征、星夜驰援。当有情袭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总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共同信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总是社会各界义无反顾的集体行动。以下标题与本材料最为匹配的是(  )

    发布:2024/11/20 21:0:1组卷:125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