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新 月
沙 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现代诗》) (1)写出诗中押韵的字。
答:弯、船、山、天、岸。弯、船、山、天、岸。
(2)这首诗选取了哪些物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选取了弯弯的月亮、“小船”“香花”“暖夜”等物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这首诗选取了弯弯的月亮、“小船”“香花”“暖夜”等物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3)画线的两句诗中的“你”指的是谁?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画线的两句诗中的“你”都指的是“故乡”(或:故乡的亲人),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写(或:想象)手法,想象故乡(或:故乡的亲人)也在做着同样的梦,在欢迎着游子的归来,从而表现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向往之情。画线的两句诗中的“你”都指的是“故乡”(或:故乡的亲人),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写(或:想象)手法,想象故乡(或:故乡的亲人)也在做着同样的梦,在欢迎着游子的归来,从而表现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向往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C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答案】弯、船、山、天、岸。;这首诗选取了弯弯的月亮、“小船”“香花”“暖夜”等物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画线的两句诗中的“你”都指的是“故乡”(或:故乡的亲人),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写(或:想象)手法,想象故乡(或:故乡的亲人)也在做着同样的梦,在欢迎着游子的归来,从而表现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向往之情。;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1 8:0:10组卷:11引用:0难度:0.9
相似题
-
1.《孟子》散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9引用:2难度:0.3 -
2.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回答以下问题。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年10月(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才会有灵气、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共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中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但“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2)下面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贵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发布:2024/12/18 6:0:2组卷:248引用:10难度:0.8 -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7 3:30:1组卷:511引用:6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