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平等 守护正义
材料一:2020年2月12日法制日报文章《尊重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中指出:北京市人社门提出有关不得拒绝招录或不得解聘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硬性要求,非常及时和必要,有于维护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材料二:近几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司法改革;实施登记立案制,有案必立;实施司法责制,法官、检察官对承办案件终身负责;立法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制定政策防止领导干部插手预司法案件。
(1)据材料一回答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是什么?并列举当今生活中体现平等的事例(答出一例即可。)
(2)据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有哪些?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法治与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关系?
【答案】(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举例:乘坐公交车老人、孕妇、残疾人优先;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男女职工同工同酬等等。
(2)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统一于一体的社会。
(2)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统一于一体的社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下列选项能体现法律意义平等的是( )
①出入电梯“女士优先”,男女同工不同酬
②儿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得到特殊关照
③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4引用:14难度:0.7 -
2.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面最能体现平等待人的名人名句是( )
发布:2024/12/27 4:0:3组卷:5引用:1难度:0.8 -
3.萧伯纳有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小姑娘竟学 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此后萧伯纳 感慨地说:“是这位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课!”你认为这堂课最合适的主题是( )
发布:2024/12/29 8:0:2组卷:3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