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某小组同学对CO2的相关知识作如下探究。
(一)CO2的制取和性质探究: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CaCO3+HCl→CaCl2+CO2+H2OCaCO3+HCl→CaCl2+CO2+H2O。
(2)为获得干燥的CO2,装置B中试剂X应该选用 AA(填字母)。
A.浓H2SO4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3)仪器a名称是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装置A中固体和液体改变后实验室也能制取氧气,对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H2O2MnO2H2O+O2H2O2MnO2H2O+O2。
(4)收集CO2并验满。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NaOH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如图2、3。

①检验装置C中CO2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变小。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说明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CO2不纯净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CO2不纯净。
(二)CO2相关的碳循环
(1)大米、面粉等食物中的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光合作用合成、转化形成的。
(2)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发表了利用CO2、H2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此成果预示着人类能节约土地资源、解决粮食短缺,同时减少CO2排放,缓解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填环境问题)等。
(3)如图4为人工合成淀粉的关键步骤。

经检测,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在分子组成、结构上一致,实验室可用 BB(填字母)初步检验出有淀粉生成,会变成蓝色。
A.水
B.碘酒
C.生理盐水
(三)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增大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和CO2,生成的CaO具有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 吸附吸附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分子间的空隙分子间的空隙
(“分子本身”或“分子间的空隙”)。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 吸热吸热(填“吸热”或“放热”),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4)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一定条件下,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增加,其对应溶液的酸性也随之增加,请回答:
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H2CO3浓度增大,请写出生成H2CO3的反应化学符号表达式 CO2+H2O→H2CO3CO2+H2O→H2CO3。
②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 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5)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量,结果如图-1和图-2。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如图-3。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CO2,负值为净释放CO2。

①由如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 气温气温和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②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 水蒸气水蒸气的变化。
M
n
O
2
M
n
O
2
【答案】CaCO3+HCl→CaCl2+CO2+H2O;A;分液漏斗;H2O2H2O+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CO2不纯净;光合;温室效应;B;增大;吸附;分子间的空隙;吸热;CO2+H2O→H2CO3;紫色石蕊溶液;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水蒸气
M
n
O
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用两支相同的软塑料瓶探究CO2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1)A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2)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证明NaOH能与CO2反应的现象是发布:2024/12/25 12:0:1组卷:73引用:3难度:0.7 -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了CO2的溶解性后,同学们对溶解了CO2的水作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CO2在溶于水时,是否有CO2与水反应呢?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软塑料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甲同学想通过证明反应物消耗或较少。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瓶盖,迅速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盖,振荡,一会后发现
【反思交流1】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同学的理由是
【补充实验】乙同学取少量甲同学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
【反思交流2】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理由是
【再次实验】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把干燥的紫色小花一半喷水,一半保持干燥 小花喷水的部分仍为紫色 ②把实验①中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小花喷水的部分由紫色变红色,干燥部分仍为紫色
【反思交流3】
(5)乙同学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CO2与水的反应)是通过发布:2024/12/9 16:0:6组卷:109引用:2难度:0.7 -
3.某化学社团同学开展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实验等一系列项目式学习研究。
(一)浓盐酸的稀释
(1)实验室只有36%的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将浓盐酸稀释的原因是
(2)要把50g上述浓盐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9%的稀盐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根据如下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3)A、B装置均可作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A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4)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
(三)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5)已知某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7体积的CO2,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到CO2能溶于水,同学们收集了一烧瓶CO2并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振荡,烧瓶中压强的变化如图3所示。CO2与水反应生成了
(四)类比二氧化碳,探究氨气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
(6)A实验把含有紫色石蕊的干纸花直接放入干燥的氨气中,纸花没有变色;B实验的目的是发布:2024/11/7 8:0:2组卷:38引用:2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