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T淋巴细胞对同种抗原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现利用不带特定抗原的A、B、C三组小鼠开展免疫学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脾脏中含有大量的B细胞和T细胞,抗体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及脾脏细胞分离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与处理:
A组:注射绵羊细胞R,10天后抽血测定抗体含量,测定完成后将其均分为A1、A2两组。
B组:正常饲养10天后,抽血测定抗体含量。
C组:正常饲养10天后,转入从去除T细胞作用的A2组小鼠中分离出的脾脏细胞,并对其注射绵羊细胞R,10天后,抽血测定抗体含量。
②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完善B组的实验思路 转入从A1组小鼠中分离出的脾脏细胞,并对其注射绵羊细胞R转入从A1组小鼠中分离出的脾脏细胞,并对其注射绵羊细胞R。
(2)预测实验结果,并在坐标系中以柱形图形式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绵羊细胞R在上述实验中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注射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 同一同一(填“同一”或“不同”)个体,目的是 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抗原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抗原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预计C组达到A组同等抗体水平的时间 小于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天,其原因是 注射的脾脏细胞中含有对应抗原(绵羊细胞R)的记忆细胞注射的脾脏细胞中含有对应抗原(绵羊细胞R)的记忆细胞且去除T细胞作用有利于体液免疫过程的完成。
【考点】体液免疫.
【答案】转入从A1组小鼠中分离出的脾脏细胞,并对其注射绵羊细胞R;同一;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抗原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小于;注射的脾脏细胞中含有对应抗原(绵羊细胞R)的记忆细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人类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膜上A、B抗原决定的。血清中的凝集素会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定的凝集反应。不同血型的抗原和凝集素分布如表。
ABO血型 抗原类型 凝集素类型 A A型 抗B凝集素 B B型 抗A凝集素 AB A型、B型 无 O 无 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材料和用具:载玻片一个、滴管若干、抗A凝集素试剂、抗B凝集素试剂和测血样等。
(1)实验思路:
①将抗A、抗B凝集素试剂分别滴加在载玻片的两侧(如图)
②在抗A凝集素试剂和抗B凝集素试剂中各滴加一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血滴有无
(2)结果和结论:把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阳性结果用“+”表示,无阳性结果用“-”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为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率,既要用凝集素试剂检测血型,还要用已知血型的
②凝集素属于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位点位于Y形结构的
③动物的抗A凝集素或抗B凝集素虽为抗体,但一般认为其产生不是通过自身抗原的刺激后经体液免疫产生的。请例举事实以支持该观点。发布:2024/12/19 8:0:1组卷:7引用:1难度:0.9 -
2.下列有关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7 4:0:1组卷:34引用:3难度:0.7 -
3.有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可以在机体的细胞内存活、繁殖,并在细胞间传播,称为胞内感染。研究人员为了探讨机体对这些胞内感染病原体的免疫作用,用小鼠做了如表所列的实验。
分组 处理 A 幼年时被切除胸腺,成年后让其接受某种胞内感染病原体的感染 B 幼年时①,对成年后小鼠的处理同A组 C 幼年时被切除胸腺,成年后注射来自同种小鼠的T细胞并接受胞内感染病原体的感染
(1)该实验中的病原体相当于抗原,抗原是指
(2)A组小鼠成年后体内抗体水平下降、从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原因是
(3)B组中小鼠幼年时的处理①是
(4)C组小鼠处理后,小鼠的
(5)对上述三组小鼠进行异体器官移植,移植物更易在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