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8 8:0:1组卷:28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空气中的氮气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铁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填字母序号);
    A.茎秆细小、易倒伏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不耐寒、不耐旱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3)用化学基本观念分析氮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元素观:雷电固氮过程中产生的NO和NO2都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转化观:空气中的N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3价。
    D.微粒观:大气中的氮气通过雷电固氮、植物固氮等使自然界中的氮原子总数增加
    E.可持续发展观:要科学合理使用含氮化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要避免造成土壤板结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
    (4)雷电固氮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是3NO2+H2O=2X+NO,则X的化学式为
     
    (X呈酸性)。

    发布:2024/11/8 8:0:1组卷:27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氮元素对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至关重要,是所有蛋白质及DNA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元素之一,植物生长离不开氮元素。氮元素是动植物生命的基础,自然界中由于存在氮的循环(循环过程如图所示),生命世界才能像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氮的循环离不开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将氮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一种新型合成氨(NH3)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自然固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①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②生物固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可是固氮植物一般是豆科植物,像白菜、番茄等植物没有固氮功能。因此科学家对于“植物固氮”很有兴趣,因为这对于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都有意义。
    (1)大气中的氮以
     
    (填化学式)形式存在。图中共表示了
     
    种固氮的途径。
    (2)下列过程没有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N2和O2反应生成NO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3)栽培下列植物时,不需要人工施加氮肥的是
     

    a.大白菜
    b.西红柿
    c.黄豆
    d.棉花
    (4)写出如图所示总的反应方程式
     

    发布:2024/6/1 8:0:9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3.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
    N2↑+2H2O,该反应是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发布:2024/11/8 8:0:1组卷:19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