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同明月:溯源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连接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也打开了时空穿越的路径。作为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沃土、展现文化自信的节目,今年的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依然有着关于“古今一同”的诉说。
它可以是穿越千年的“华裳之美”。在《霓裳羽衣舞》节目中,伴随着白居易的诗句:“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人气舞者唐诗逸披上华彩羽衣,舞动之间,仿佛将观众带到了唐宫的昭阳殿和极乐之宴上,切身感受千年来令人神往的大唐风华。节目还融合了白居易和好友元稹试图复原霓裳羽衣舞的剧情,引出“传世之美”的思索,启迪化身为现代时装设计师的唐诗逸找到了内心的答案。原来能让“所有中国人心动”的华美服饰,并不来自于“国际一线大牌”,华美的《霓裳羽衣舞》也不只属于唐代的杨贵妃,而是所有人都值得拥有的一场美丽梦境。
它可以是传承至今的“汉字之美”。《2023中秋奇妙游》为观众创造了“云逛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体验,在中秋节分享汉字“家”的起源与演变,从音乐考古中领略“和”的深意。以出土文物“安阳殷墟妇好墓陶埙”为引、《诗经•小雅》中“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为源,双胞胎舞者魏伸洲、魏伸洋在《子之羽》中演绎了兄弟之间的和睦之情。
它也可能是寄于器物上的“盼归之情”……节目还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文物的创新,阐述了“传统文化用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传承”这个观念。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卫视《2023中秋奇妙游》收获全网热搜热榜的原因?
(2)河南卫视让大家重新看到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应该有的样子,这是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深刻诠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3)河南卫视的火爆“出圈”,从最初的《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再到现如今的《中秋奇妙游》和《重阳奇妙游》,河南卫视的转型成功给我们青少年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带来了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4)《中秋奇妙游》作为河南卫视2023“中国节日”的系列节目之一,再次引发了网友无数好评,带给我们别具一番的视觉盛宴,这些节目的出现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1)因为节目能让我们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或因为节目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示例:我要弘扬和传承中华经典诗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诵读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并深入领会诗词意境。
(4)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示例:我要弘扬和传承中华经典诗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诵读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并深入领会诗词意境。
(4)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8 7:0:2组卷:17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令人期盼已久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盛大上演。有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古老的中国将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八方宾朋,“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将共同把世博园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世博会上,我们将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果展现给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作为中华儿女,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举三例以上)
(3)参加世博会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在世博园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4)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发布:2025/1/29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 )
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
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