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开展了主题为“法治社会争做守法公民”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材料二:中学生刘某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的艺术照放大后,放在橱窗展览,以招揽顾客。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类违法行为?
材料三:小明从小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上七年级时,他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进入八年级后,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为了去网吧上网,花完了零用钱就去偷别人的手机,被治安拘留。在九年级,结识了一批不良朋友,滋事生非,在帮“哥们儿”打架时将一人刺成重伤,后被判有期徒刑1年。
(2)小明从不良行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事实,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材料四:国庆期间,湖南女子勇救被拐女童获得无数人点赞。2022年10月3日,湖南郴州桂阳县加油站女工朱艳林,上班时发现一男子抱着一个女童路过,她发现女童跟前一天丢失的孩子很像,于是骑着摩托车一路跟随,经过再三和丢失女童的照片比对确认后,她跟着人贩子上了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指认该男子并报警,司机和乘客合力将男子制服,成功解救了被拐女童。
(3)这则新闻启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答案】(1)材料一:行政违法行为;材料二:民事违法行为。
(2)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2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