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44N;
(2)观察ABCD四个图可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排开液体体积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3)分析 A、D、EA、D、E(填图的序号)三个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A;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5)小高还想在图2所示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①方案一,她用石块按如图2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
A、由甲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G排=0.40.4N,通过计算浮力的大小,她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AA(选填“A”或“B”);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②方案二,如图2乙,小高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高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减小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等于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
③如图2乙,若已知重物为边长为10cm,重15N的实心正方体,重物刚接触水面后,升降台又上升了6cm,则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12N(弹簧测力计每1N的刻度线间距为1cm)。
【答案】4;排开液体体积;A、D、E;A;0.4;A;减小;等于;1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8 8:0:10组卷:100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蜂同学和同学们利用小钢块和水、盐水、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浮力大小与 、有关,与 无关。
(2)进行完上述实验,小峰跟同学们交流中进行了如下讨论,根据下面猜想,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中选取相同材质、大小不同的石块进行了探究并获得数据如表。m/kg G/N F/N m总/kg F浮/N m排/kg 石块1 0.1 2.0 1.0 0.20 0.10 石块2 0.1 3.0 1.5 0.25 1.5 0.15 石块3 0.1 4.0 2.0 0.30 2.0 0.20
②分析数据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的结论是:。
③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及表中数据,求出上述实验中石块的密度为 kg/m3。(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发布:2024/12/24 5:0:1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2.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由C图到D图的过程中,浮力将 (选题“增大”、“减小”或“不变”),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4)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在E图中,物体在该液体受到的浮力为 N。
(5)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体积为 m3,图E中液体的密度 kg/m3。发布:2024/12/24 3:0:2组卷:295引用:4难度:0.5 -
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F浮G排(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 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浮G排(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选填“>”“<”或“=”)发布:2024/12/24 5:0:1组卷:1428引用:1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