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最牛出差三人组,回家了!二度出征的王亚平,成为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请给航天英雄王亚平写一封信。要求:符合书信格式,不少于45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给航天员王亚平的一封信王亚平同志:
您好!从2021年10月16日在直播中目送您与翟志刚、叶光富三人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天,到4月16日迎接你们凯旋回家,已有6个月光景。宇宙浩然气,久已铭心脾。您坚定的信念信仰、顽强的意志斗志,浓厚的家国情怀已深深打动了我,也打动了无数华真儿女。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您是广大女性同胞的榜样;您点亮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梦想与希望。我们向您学习,向您致敬!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成功绚丽的花朵背后,绝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是中国航天厚实的积淀与坚硬的实力,是每一位航天人超平凡人的坚持与奋斗。
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还记得在执行出舱任务时,您身着一套新的舱外航天服,服装上有国旗中星星的金黄色,“金色”加身,是象征荣耀的“战袍”,也是璀璨如光的“星辰”。您自己,已然成为了那颗耀眼的星,不仅在您女儿心中,也在无数中华儿女心中。
您是广大女性同胞的榜样。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孩,奋斗、成长、蜕变,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飞天女神”。其中艰辛,只有您自己最清楚。但是,你永远灿烂地面对镜头,音容笑貌里藏起无数的汪水与付出。您的巾帼事迹已经成为无数女性同胞逐梦路上坚实的前进动力,让一个个平凡的女孩们敢于、勇于、勤于向自己的梦想奋进努力。
您点亮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梦想与希望。您把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凝练成“热爱”二字,激励着广大少年儿童不断追寻“热爱”,并为之坚持、执着、克服重重困难。我想,您摘下的“星星”,已化成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深深埋藏在广大少年儿童的心里。将来,定能破土发芽、茁壮成长、直入云霄、飞向太空。
您的“迷妹”:××
×年×月×日
您好!从2021年10月16日在直播中目送您与翟志刚、叶光富三人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天,到4月16日迎接你们凯旋回家,已有6个月光景。宇宙浩然气,久已铭心脾。您坚定的信念信仰、顽强的意志斗志,浓厚的家国情怀已深深打动了我,也打动了无数华真儿女。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您是广大女性同胞的榜样;您点亮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梦想与希望。我们向您学习,向您致敬!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成功绚丽的花朵背后,绝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是中国航天厚实的积淀与坚硬的实力,是每一位航天人超平凡人的坚持与奋斗。
您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还记得在执行出舱任务时,您身着一套新的舱外航天服,服装上有国旗中星星的金黄色,“金色”加身,是象征荣耀的“战袍”,也是璀璨如光的“星辰”。您自己,已然成为了那颗耀眼的星,不仅在您女儿心中,也在无数中华儿女心中。
您是广大女性同胞的榜样。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孩,奋斗、成长、蜕变,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飞天女神”。其中艰辛,只有您自己最清楚。但是,你永远灿烂地面对镜头,音容笑貌里藏起无数的汪水与付出。您的巾帼事迹已经成为无数女性同胞逐梦路上坚实的前进动力,让一个个平凡的女孩们敢于、勇于、勤于向自己的梦想奋进努力。
您点亮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梦想与希望。您把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凝练成“热爱”二字,激励着广大少年儿童不断追寻“热爱”,并为之坚持、执着、克服重重困难。我想,您摘下的“星星”,已化成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深深埋藏在广大少年儿童的心里。将来,定能破土发芽、茁壮成长、直入云霄、飞向太空。
您的“迷妹”:××
×年×月×日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发布:2025/1/3 8:30:2组卷:2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读以上材料,你有何启迪?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发布:2025/1/3 9: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则消息震撼全网。四川泸定地震中失联17天的甘宇在人们的不懈寻找下、终于获救!
甘宇是国有大型水电站的一名技术员,地震中,他冒险拉闸泄洪、排险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绝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来维持生命、此时甘宇不知道,一场围绕他而展开的搜救活动正在进行中,从政府到民间,从怀抱希望的亲人、专业敬业的救援队员到熟悉环境的村民……,无数人自发自愿,前赴后继,冒着余震、落石,走过断道、悬崖,抱着不放弃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独自找寻两天,最终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认识的甘宇。
人们感动于好人甘宇的坚强和自救,感动于生命的韧性;更感动于众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们,才创造了这个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迹。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发布:2025/1/3 9:0:2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