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护佑美好生活
2021年2月,在全国第六届社会治理创新评选中,威海市被评为“2020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城市”,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为探寻“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法治密码,某校九年级学生将课堂延展到社会,开展社会调查。
【良法善治】

(1)请参考示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治理措施的依据。
【文明相伴】
在探寻过程中,同学们也发现了诸如随地吐痰、翻越栏杆、遛狗不牵绳、噪音扰民等道德失范行为。文明,既浸润于道德的灌溉,也植根于法治的土壤。对于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的约束,使道德规范真正“硬起来”。
(2)“文明,既浸润于道德的灌溉,也植根于法治的土壤”,这对国家和社会治理带来怎样的启示?
(3)请针对“文明相伴”的内容,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简要概括文明市民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答案】(1)①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或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②法治要求良法之治(或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或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或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或具体做法);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或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或具体做法);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4 2:0:9组卷:30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
发布:2024/10/11 4:0:2组卷:1引用:4难度:0.5 -
2.【杜绝宰客现象 维护消费权益】
2015年10月4日,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饭馆发生了宰客事件(如图漫画《天价虾》),“海捕大虾”标价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
(1)请分别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评价该烧烤店主的行为;
(2)烧烤店主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3)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请你替消费者出几个主意。
(4)怎样净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请你提几个合理化建议。(至少从三个角度回答。)发布:2024/11/23 8:0:1组卷:6引用:2难度:0.3 -
3.简要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发布:2024/10/14 2:0:2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