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答题。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湖之鱼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①,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②唾之,群鱼争喋③;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④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⑤,独无钩乎?不及其盛⑥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畏庐文集》)【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肆:店铺。②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③争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喋:口开合。④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⑤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⑥盛:多,频频。
(1)甲文的作者是 战国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庄子(人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D
A.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 | 身上衣裳口中食 |
B.争喋他物如故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C.余方悟 | 一车炭,千余斤 |
D.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 | 有孙母未去 |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中划线句刻画了大鹏
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善借长风
的形象。②乙文作者由观看群鱼
争喋湖上、图食吞钩
争喋湖上、图食吞钩
的情景,联想到人世间 追名逐利
追名逐利
的人(填四字词),告诫人们要 拒绝诱惑(淡泊名利)
拒绝诱惑(淡泊名利)
。【答案】战国;庄子;D;志存高远;善借长风;争喋湖上、图食吞钩;追名逐利;拒绝诱惑(淡泊名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9 8:0:9组卷:5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