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材料一: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1)请你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对新法的规定进行分析。
材料二:近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兴起,但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直播打赏乱象频生,部分主播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现象多发频发,导致不少未成年人沉溺其中,带来一些社会问题。2022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央文明办、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强调禁止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
(2)作为中学生,请你就如何做“网络的主人”给同学们提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2021年10月27日夜,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一手机店被贼人破门而入,盗走50多部手机,损失约15万元。接到报案后,梅城民警充分依托智慧新警务平台,成功锁定涉案人员,并长途跋涉赶赴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11月1日,警方经过蹲守,终于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郑某、张某、曾某,3人均为未成年人。现场追回被盗手机8部,通过各种途径抛售的几部手机的所得,几乎已被他们上网、喝酒、赌博挥霍一空。
(3)三名“少年大盗”的落网记,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

【答案】(1)①自由和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1 12:0:9组卷:2引用:3难度:0.3
相似题
  • 1.遵守规则共创美好生活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质,道德和文明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词语,它体现在我们点滴的具体言行中。某校八年级志愿者对某社区居民进行了一次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活动,下面是调查结果。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行为 乱扔垃圾 践踏花草 闯红灯 其他
    比例 35% 26% 40% 12%
    (1)请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评析该社区居民的不良行为。
    (2)遵守规则,严格守纪,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该校拟向全校同学发出“与规则同行”的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18引用:3难度:0.4
  • 2.《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惩戒规则的颁布实施(  )
    ①目的就是为了杜绝中小学生违反校纪
    ②划定了中小学生自由的边界
    ③试行说明规则不符合个人要求时可以修改
    ④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自律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3.
    漫画《自由与规则》中打手机的这位男士(  )
    ①没有认识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认为自由是随心所欲,不受约束的
    ③否定了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没有意识到自由和规则是对立的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3引用:6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